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开幕式将于10月24日晚在洛阳市应天门北广场举行,当前正在进行开幕式的相关筹备工作。绚丽的灯光、精心演练的节目……每一帧都是用心,每一秒都是真诚。洛阳,将再一次刷新东方美学。河洛大鼓、少林功夫、汉剧等演出形式丰富多样;河图洛书、汉魏故城、黄河、洛水、二里头龙形器等河洛元素满满;丝绸之路、隋唐大运河、李白杜甫相会、孔子老子对谈、龙门金刚、飞天洛神将在舞台重现。请君拭目以待。
在贺知章的诗里,一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将深深的乡愁具象化。客从何处来?能在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中,找到答案。也能在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里,得到解答。
没有到过洛阳的人,也一定在梦里见过洛阳。没有在梦里见过洛阳的人,也一定在诗词里听到过洛阳。那是一种陌生的熟悉感,是刻在骨子里的乡土牵绊。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回望历史,客家先民第一次南迁,是从汉魏洛阳城出发,扶老携幼、栉风沐雨,踏上漫漫征程。西晋末年,诸王争权,同室操戈,骨肉相残,战乱、灾荒、疾疫交相攻逼,皇帝领着高官、士族逃离京城洛阳,中原人民开始大量南迁,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人大规模迁徙浪潮。唐中后期的战乱和五代纷争,引发了北方汉人的第二次大规模南迁,其中一支移民即为客家先民。
客家先民第三次大迁徙,发生在两宋之交至明代中叶,客家民系逐步走过孕育、形成、完善的路程。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客家先民南迁时,思念不能复返的家乡,在他乡取故乡之名聊以慰藉,于是我们可以看到遍布全国的“洛阳”。
广东省连州市瑶安乡洛阳村全貌 杨格亮 摄
也正是因“作客他乡”的历史,所以逐渐有了“客家人”的名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数个洛阳镇、几十个洛阳村,还有许多以洛阳命名的江河、建筑,如洛阳江、洛阳河、洛阳溪、洛阳湖及洛阳桥、洛阳台、洛阳亭、洛阳阁等。这些“洛阳”镌刻了客家人绵延不断的乡愁印迹,也正是洛阳“客家祖根地”的有力证明。
“老去已忘天下事,梦中犹看洛阳花”
走进汉魏洛阳城遗址,曾经矗立于此的高大城阙、巍峨宫殿早已化为烟云,只留壮观的建筑基址诉说这座古城曾经的繁华与兴盛。泱泱太学,教育之源。洛阳太学遗址位于今洛龙区佃庄镇太学村,这个村子也因此而得名。文明的传承离不开教育,太学就是当时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熹平石经,浩瀚工程。在洛阳博物馆,一块静静陈列在展室的石头不时吸引游人驻足。石头冷硬,字藏深意,它就是曾矗立在洛阳太学的熹平石经残碑。一片一块、一字一句都见证了当时文化的繁盛。
悠悠伊阙关,漫漫客家路;走过万安山,难忘故土情。“中原客家先民南迁圣地纪念碑”巍然屹立,“大谷关客家之源纪念馆”重塑河洛“根亲地标”无数与客家人相关的遗址遗迹如星斗般散落在洛阳的田野与山川之间,如同历史的低语者,默默诉说着客家与河洛的渊源,无声见证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1700年前,客走他乡。如今,客家回家。10月24日至26日,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将在洛阳举行。
在外为客,回洛为家;万里归鸿,千年圆梦。洛阳盼着客亲回家,感受血脉相连的故乡情深,体验古都新韵的精彩蝶变。世界客属第33届恳亲大会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眼下洛阳正在进行最后的准备工作,全力“迎”客、聚“客”、留“客”,倾力打造一届弘扬客家文化的盛会、一届亲人回乡圆梦的盛会、一届深化交流合作的盛会。(来源:洛阳旅游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