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创新增创发展新优势 以改革构建经济新格局 以开放拓展增长新空间
洛阳:“转”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昨日,在中科院自动化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技术人员正在调试新研发成功的物料配送机器人记者 潘郁 通讯员 熊良君 刘佳 摄
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跃升。
伴随着“十三五”大幕开启,站在爬坡过坎、转型跨越、蓄势崛起的重要关口,洛阳从新发展理念这个逻辑起点出发,谋划形成了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加快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的总体发展思路,形成和巩固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格局,以动能转型“转”出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2017年,这些“首次”令人印象深刻:洛阳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大关,达到4343.1亿元,同比增长8.7%;“三产”首次超过“二产”,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产业结构调整迎来重要拐点……
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8%,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个和1个百分点,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一股激荡奔涌的高质量发展新风潮正席卷河洛大地!
以创新增创发展新优势
158个“洛阳支座”撑起港珠澳大桥,“洛阳连接器”为“复兴号”动车组构筑“安全线”,“洛阳创新”为C919国产大型客机编制“铁甲衣”……“十三五”开局以来,老工业基地洛阳置身于共和国的创新大潮,奏响“洛阳创新”最强音。
亮眼的成绩单,受益于洛阳持续为创新创业注入不竭动力。
围绕构建现代创新体系,我市将创新能力作为破局“题眼”,集中全力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军民企地对接转化、市场化运作和人才成长“四个通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四链融合”,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先行先试,洛阳迈开步子——
创新示范的历程类似长跑,而洛阳以短跑速度开局。
“科技贷”业务、普惠型科技创新券制度开全省先河;出台激发大院大所大企业创新活力“金十条”,深挖“创新富矿”;大手笔成立中原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去年谋划实施军民融合项目80个……我市推出以现代创新体系为统领,以国家自创区建设、国家小微两创城市示范建设和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区创建为支撑的“1+3+N”政策体系,破除制约创新的障碍藩篱。去年,全市专利申请量首破万件大关,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32.6%,社会创造潜能空前激发。
自主创新,洛阳甩开膀子——
2016年,在第二届军民融合发展高技术成果展上,驻足中信重工展位前,习近平总书记指着整齐列队的消防机器人,对随行人员说:“这是中信重工的啊,这个企业我知道!”一向以“国之重器”著称的省级创新龙头企业中信重工,凭借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机器人,坐上国内特种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市场“头把交椅”。
近年,我市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新培育创新主体和新增创新平台总量及增速居全省前列。
现如今,越来越多像中信重工这样的创新型企业,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敢与全球行业巨头一决高下。
汇聚要素,洛阳找准路子——
何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硕士,其清科激光团队凭借激光增材强化尖轨技术,一举夺得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团队组第一名,也激励他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与老工业基地洛阳结缘,扑下身子搞起产业化。
依托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直通硅谷创新创业大赛等高端赛事,40余项获奖项目在我市落地并实现产业化;通过召开地企合作联席会议,一大批产业项目、科技合作项目、产销对接合同在洛阳落地签约;借力“1+4”一揽子人才工作政策,洛阳广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四海“凤凰”在河洛大地上栖息、筑梦。
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加速汇聚,洛阳开放创新迈上新高度!
以改革构建经济新格局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三二一”的产业结构,被世界公认为理想的经济结构。去年,我市“三产”首次超过“二产”,打破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二产独大”局面。服务业与工业交换领跑位置,共同成为拉动洛阳经济的“动车组”!
一切嬗变,都与改革相连。回望历史,看到的尽是深化改革释放出的滚滚红利。
以“改”释放活力。
“不用排队,随到随办。”这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综合服务中心引导员赵天元的口头禅。综合服务中心业务量大,不排队的底气来自哪里?赵天元指向一块展板,“这58个二维码,对应着省、市下放权限的四大类58项常办事项,申请人通过微信扫码即可在线办理审批事项。”
“一网通办”“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三十五证合一”……我市借力自贸区洛阳片区建设,“放管服”改革打响“当头炮”,使“看不见的手”灵活自如,“看得见的手”坚定有力,市场更加规范而有活力。数据说话: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开业登记市场主体4.5万户,大幅增长19.5%。
以“改”倒逼转型。
我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率先完成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个指导意见、若干个配套方案”的“1+N”政策框架设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倒逼产业转型,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落后产能加速退出。2016年以来,我市陆续关闭煤矿30处共588万吨产能,淘汰67家企业190台(套)落后工艺、设备及生产线。刮骨疗毒、除旧布新,为新动能留足空间。
优质供给蓬勃孕育。中国一拖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大型装备的“私人定制”,北方易初利用工业机器人提升劳动效率……我市大力实施绿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企业技术改造“三大改造”,去年全市工业利润率上升至4.5%,为2012年以来最高。
以“改”增创动力。
洛阳国企改革蓄势加速,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增创老工业基地发展内生动力。
一批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公司制改革,脱胎换骨。中航光电等30多家企业通过合资合作、股改上市等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或者在子公司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批国有企业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飞速发展。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采用“一所两制”的管理模式,在保持军工科研职能的同时,成立了双瑞科技产业集团,对科技产业公司实施企业化管理,走上了公司化发展道路。驻洛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实现阶段性目标,让国企发展轻装上阵,“洛阳模式”得到国务院国资委、省政府一致好评,并加以推广。
一曲曲恢宏的“改革乐章”奏响新篇,踏着“三二一”的发展节拍,洛阳正勇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以开放拓展增长新空间
“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习近平总书记这席话,蕴含着对中国发展逻辑的深刻把握、对全球化趋势的深刻洞悉。
顺应开放潮流,洛阳理应有自己的担当和作为。
今年5月,享有“万湖之国”美誉的白俄罗斯,花团锦簇,景色迷人。
由中信重工等三方投资的中信阿姆智能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进驻中白工业园。伴随着这家落户园区的第18家中国居民企业“揭开红盖头”,“洛阳造”特种机器人正式“牵手”白俄罗斯,我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结出新“硕果”。
近年,我市借力自贸区洛阳片区和“一带一路”主要节点城市建设,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让更多的洛阳产品和洛阳企业“走出去”;紧盯重点区域和“三强”企业,围绕“565”现代产业体系延链补链强链,开展精准招商,拓展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双向开放”的坚实“足迹”清晰地呈现在这片热土上。
“走出去”,发现新市场——
莫新阁,孟津县送庄镇莫家沟村一位“80后”农民,也是一名靠养羊圆了创业致富梦的现代“羊倌”。去年3月,他受邀赴俄罗斯参加第四届国际北极论坛,在当地与“一带一路”相关商业组织的接触中,寻找到了新的商机:和俄罗斯的合作伙伴创建圣彼得堡温室养殖基地,把自己的“羊生意”拓展成“洋生意”。
从小商户到大企业,都在充分分享洛阳开放红利。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市出口72.4亿元,同比增长9.7%,对外贸易稳步增长,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红利正加速变现为“真金白银”!
“引进来”,拓展新空间——
格力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来了,银隆新能源产城融合产业园来了,渤海银行等在洛设立分支机构计划已获银保监会批复,我市大步迈向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全覆盖……行业龙头、金融机构纷纷选择来洛布局,正为洛阳经济发展注入强有力的新动能。
一切过去,皆为序章。站在新起点,随着改革开放创新“三力联动”格局的加速确立,洛阳已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劈波斩浪、扬帆远航,必将在中原更加出彩中谱写浓墨重彩的洛阳篇章! 本报首席记者 张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