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频道-logo-城市-190x54

北京市西城区面对面向市民报告2019年上半年政府工作

2019-08-31 16:43:36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尹红燕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杨宾):8月31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面对面向市民报告2019年上半年政府工作,西城区加快推进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有望实现97%、搭建楼院议事平台6000余个、推出百姓服务包和服务卡、出台《西城教育现代化2035》等,建设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启动菜市口西片区全市首例直管公房申请式退租试点、新建和规范提升便民商业网点44个、累计开展群众文化活动8千余场……目前,西城区已连续三年主动向社会公众报告政府工作。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90831163844_副本

西城区人民政府面对面向市民报告2019年上半年政府工作

  “向公众报告工作,是西城区在实践中探索出的与群众加强沟通的制度创新,政府各部门、各街道和社区居委会也以多种方式,坚持每月向公众报告工作情况,今年以来已报告万余次,通过这项制度,努力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争取各方面支持,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工作合力”。在北京十四中的大礼堂内,北京市西城区区长孙硕走上报告台,分别从全力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活动、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积极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功能建设、持续增强民生福祉等方面,向代表们汇报了西城区半年来的工作成绩与未来努力方向,同时还把今年以来西城区通过深入基层调研,听取企业和居民的意见,以及12345热线、网上民意、信访等问题办理情况向公众进行了介绍,来自全区259个社区的居民代表及来自驻区机构代表、基层单位代表、专家学者代表聆听了西城政府报告。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90831163854_副本

北京市西城区区长孙硕向代表们汇报西城区半年来的工作成绩与未来努力方向

  “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今年以来,我们圆满完成全国两会、‘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世园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保障任务,为做好国庆70周年服务保障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西城区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和资源优势,构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331.7亿元,增长6.3%。健全金融街‘理事会+服务局+服务中心公司+论坛’四位一体服务支持体系,全面提升金融街品质,加快推进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建设,全力推动楼宇空间改造提升,做好重点项目落地服务等,积极实施服务业扩大开放,支持传统商业转型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等。”孙硕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孙硕首先向公众介绍了今年西城区全力服务保障国家重大活动、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工作。

  “为了提升城市环境品质,西城区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通过深化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实施‘百日攻坚’,以减量发展实现‘瘦身健体’,涉及商市场升级改造等15个专项行动共53项具体工作,已拆除违建12.1万余平方米,治理‘开墙打洞’379处,整治背街小巷451条,城市面貌更加整洁有序。”孙硕介绍说。“今年西城区深入推进‘留白增绿’,新建绿地2.3公顷,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有望实现97%的目标。持续扩建广阳谷城市森林,国庆前马上亮相的还有西单文化广场,这里也将呈现一片城市森林。”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90831163848_副本

西城区人民政府领导现场回答公众代表问题

  今年以来,西城区还以居民为中心,以街区为单元,立体化全方位提升环境品质,围绕101个街区,编制街区和街道城市更新设计导则,15个街道实现责任规划师全覆盖。巩固17个首批亮相重点街区更新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的典型案例,新建8个街区更新展示中心已对外开放。推动9个片区强电架空线入地,太平桥大街东西巷、下岗胡同、织女桥东河沿、东绒线胡同四个胡同的架空线入地已完成。全面推动弱电架空线入地,年底前,15个街道弱电撤线拔杆、线路梳理整治全部完成。

  西城区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通过深入开展“一微克”行动, 4个水质考核监测断面全部达标,除密云、怀柔、延庆区外,西城区水质排名位于全市第四,聚焦医院、学校、景区景点等重点区域,着力治理交通拥堵。推进市政道路结转续建33条,计划完工道路3条。广安门外南街南段实现通车,龙爪槐胡同进入收尾阶段,燕京中街完成管线施工,路面工程正在加紧推进,围绕生态环保、安全保障、精细化治理、城管执法、综合分析,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构建视频感知、人工感知、物联感知体系,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目前,全区物联感知设备已接入5600余个点位,可以第一时间对井盖、公厕、积水点等出现的问题隐患进行预警。在片区应用方面,西海湿地周边的灯杆、垃圾桶、水表等都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建成“智慧西海”。今年全面推行垃圾分类,采取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模式,在全区范围内实现餐饮单位的餐厨垃圾专业回收,在机关、学校和企业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在西长安街、白纸坊等10个街道开展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工作。大乘巷小区位于新街口街道自1996年开始坚持垃圾分类20余年,被称为全国“垃圾分类第一院”。

  “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全心全意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升生活品质,尽心尽力办好群众身边事,将80%以上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孙硕在谈到涉及群众的诉求时说,“群众诉求就是哨声,西城区把12345市民热线‘接诉即办’作为‘一把手’工程,做到‘日会商、周调度、月通报’。深化街道工作38项重点任务和17项改革任务,完善‘三分、四定、九流程’工作模式,全区上下紧盯各类群众诉求,充分发挥‘吹哨报到’机制作用,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生活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将“吹哨报到”与“参与型”社区分层议事协商治理相结合,已搭建楼院议事平台6000余个,网格议事平台1000余个,实现街道社区全覆盖。深化民生工作民意立项机制,围绕政府要做但须得到群众支持、政府能做群众想做、群众想做政府应做的三类民生工作进行试点,今年以来共确立环境整治、低洼院修整、停车管理等35个项目。推广社区移动互联网社会治理新平台――“西城社区通”,推出百姓服务包和服务卡,努力实现群众诉求“看得到、找得着、叫得应”。目前已有16万居民实名注册并使用,构建分布式、模块化社区管理服务模式。组织“爱在西城”惠民服务进社区活动23场,为居民提供医疗、法律、旅游咨询等服务,惠及群众9.8万余人次。还实施精细化就业服务,目前已帮助9158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支持创业带动就业293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0.89%,连续五年被认定为“北京市充分就业区”。人均养老金4465元,增长5.78%。

  今年上半年,西城区以发展更高水平的现代化教育为目标,召开全区教育大会,出台《西城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启动建设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制定实施《学区提升计划》,不断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针对“入学难”“入园难”问题,西城区通过统筹资源、挖潜学位、提前研判、加快布局,积极化解供需矛盾。今年新办幼儿园4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700个,新增义务教育学位1.2万个,力争让每一个孩子有学上。

  今年以来,西城区还举办了群众性篮球、龙舟、太极拳等多种比赛活动,推广建设仿真冰场,在金融街核心区新建18.8公里长的微型马拉松跑道,利用环二环绿道、广阳谷城市森林及莲花河公园,建设5公里健走步道,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健身场所,积极创建全国全民健身运动模范区,以体育发展引领健康生活。

  深化“健康西城”建设,加快推进医疗体制改革,迎接国家级卫生城区复审。开展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25种药品价格平均下降五成以上。启动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改善了服务质量。深入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西城区被批准成为国家级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启动区域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三个疾病防治中心建设。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复兴医院、展览路医院和肛肠医院成为北京市首批老年友善医院。33家养老机构实现医养结合服务全覆盖。

  增加社区养老驿站服务内容,助餐、助洁、助医、助行等服务更加便捷。围绕高龄、空巢等特殊需求,探索建立家庭养老床位,让更多老人在家中得到照顾,安度晚年。目前,全区共有养老机构46家、养老驿站45家,床位4857张。积极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将最低生活保障和低收入家庭救助、特困供养、临时救助、教育救助、冬季取暖等审批权限下放至街道,方便困难群众申请救助。

  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攻坚,菜园街及枣林南里、光源里项目已完成征收土地任务的99.5%,剩余21户正全力推进,10月实现局部开工。加快保障房项目建设,竣工定向安置房402套。发放住房租金补贴6276.5万元。以“居民自愿、平等协商、公平公开、适度改善”为原则,启动菜市口西片区全市首例直管公房申请式退租试点。今年西城区还对4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提升,目前,铁狮子巷15号、西直门南小街16号、永乐里10号院和红莲中里6、8号楼改造工程已完成90%。审批通过12部电梯增设方案,老楼加装电梯模式更加成熟。

  为了让群众生活更便利,今年新建和规范提升便民商业网点44个(新建37个、提升7个)、百姓生活服务中心5个,紧贴居民需求配置服务功能,设立“社区客厅”等交流空间,增设小物超市10处,在24小时连锁便利店搭载药品销售。始终严把食品安全关,对管理不规范、就餐环境差、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餐饮单位,坚决关停整改,累计取缔不规范餐饮单位276家。

  自实施道路停车改革以来,西城区69条道路、5500个泊位实现电子收费,完成首批8000户居民居住停车认证,第二批认证正在推广。在38条道路设立自治泊位1937个,依托群众开展停车自治共治,已在11个街道试行。

  今年上半年,西城区还广泛开展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时代新人说——我和祖国共成长”演讲比赛等活动,弘扬爱国主义,营造喜庆氛围,落实全市部署,打造100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累计开展活动500余场,受益群众四万余人次,发挥优秀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参加“中国好人榜”“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在全区营造“学榜样、我行动”良好氛围。西城区52家商户获评“首都文明商户”,43条街巷获评“首都文明街巷”。在全区群众和干部的努力下,西城区连获五届“全国文明城区”称号。

  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金名片”是每个西城人的责任。如家住天桥的毛众大爷,心系天桥民俗文化传承,创办了天桥地区第一个公益性的少儿民俗艺术培训班。热心的“洋大爷”高天瑞,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把根扎在了什刹海,还加入了“西城大妈”的队伍。代表性传承人林泓魁先生积极参与非遗的传承工作,通过招募传承人平台、参与展演活动等形式,为非遗保护传承做出了贡献。还有很多知西城、爱西城的人,始终一道保护、传承西城文化,把西城故事延续下去。激活民间力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汇聚社会、政府、企业多方资源,创新实施“四名汇智”计划。截至目前,“四名汇智”计划理事单位26家,支持80个团队自发开展数百场形式各异、主题丰富的文化活动,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智力众筹,为北京名城保护事业添砖加瓦。

  今年上半年,在广大居民的支持配合下,西城区52处直管公房文物腾退项目完成九成以上。其中,三官庙、梨园公会、云吉班旧址已实现清零,新市区泰安里修缮完工,福州新馆等腾退工作和护国观音寺等修缮工程正在加速实施。还出台了《西城区关于促进文物建筑合理利用和开放管理的若干意见》,推进社会化改革向博物馆体系拓展,在郭守敬纪念馆引入专业运营团队,挖掘活化历史文化内涵,结合大运河文化主题打造多样化品牌活动,为小微博物馆“重生”及可持续运营提供了经验。

  红楼藏书楼正式运营,成为居民闹中取静、学习思考的好去处。全市首家24小时人脸识别无人值守书房在“天宁1号”园区揭幕,提供全天候阅读服务。大力倡导全民阅读,先后举办海棠诗会、阅读春天等群众特色阅读活动,居民自发推荐优秀读物,分享读书心得,老城书卷气息更加浓厚,充实群众精神生活,累计开展群众文化活动8千余场,惠及群众近90万人次。组织“京韵剧缘”——2019京剧发祥地艺术季,打造“京剧发祥地”文化品牌。鼓励大众创作,创编《红星照我去战斗》《好角儿》等一批精品剧目。注重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举办元宵节灯会、清明诗会、端午文化节等活动,让“节味儿”更加浓郁。

  据悉,近年来,为了扩大公众参与,加强政务公开,北京市西城区先后建立了公众代表列席区政府常务会、区政府常务会议微博直播、政府开放日等制度,设立了区长信箱,在全市率先开设12341区政府热线、政民互动中心,通过这些方式,更好地倾听群众呼声,解决群众困难,帮助政府改进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为您推荐

新闻
军事
娱乐
体育
汽车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