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频道-logo-城市-190x54

寒生露凝深秋至,这个京味非遗帮你留住北京秋意

2024-10-08 10:09:18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甄镜媛

  10月8日,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已至,这也意味着我们已正式进入了深秋时节。寒露与白露的“露”字均是水汽凝结之意,但与白露相比,寒露时的气温更低,露水变得更冷,快要凝结成霜,故为寒露。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是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的标志。寒露时节,民间有吃芝麻、吃螃蟹、饮秋茶、赏枫叶等习俗,其中赏枫叶在北方地区尤味流行。

  时光匆匆,深秋已至。如何用非遗留住文人墨客笔下的北京秋景?本期“中国节气里的京味非遗”系列短视频将镜头对准雕版印刷及线装书装帧技艺这一京味非遗,透过一个个寒露时节的传统民俗,镌刻出属于秋天的韵味。

  吃蟹又饮茶,在民俗里体验舌尖上的寒露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露时节,温度和湿度双双下降,此时的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呈现冬天景象。寒露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下,雨季结束,昼暖夜凉,白天秋高气爽。

  我国古人基于对大自然物候变化的观察与总结,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鸿雁来宾”指的是此时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雀入水为蛤”指的是深秋天寒,雀鸟隐匿了踪迹,古人看到此时海边出现了许多条纹及颜色与雀鸟相似的蛤蜊,误以为其是由雀鸟变化而来的;“菊有黄华”强调了农历九月时,各色菊花争相开放,姿态各异。正因为“菊有黄华”,深秋照样是生机勃勃的,于是,农历九月又有了一个雅致的名字——菊月。

  寒露的深秋凉意也孕育出了不少属于这个时节的美食,螃蟹便是其中之一。“秋风起,蟹脚痒”。深秋时节的螃蟹为了准备繁殖,会大量摄取食物,积累丰富的营养,使得其肉质饱满、蟹黄蟹膏充盈,口感极佳。南京以及江浙一带一直有寒露节气吃螃蟹的习俗,若是想吃海蟹,那么常见的品种有有南北海域的梭子蟹、广东青蟹等等。淡水蟹之中,中华绒鳌蟹最受欢迎,即常见的大闸蟹。大闸蟹是我国特有的水产养殖珍品,分布广泛,北起辽河,南到瓯江,皆有出产。吃蟹时,要注意吃活蟹,并在食用时取出蟹鳃、蟹肠、蟹胃这些性寒不能吃的部位,如此才能充分享受其鲜美滋味。

  寒露处于季节交替时期,一些产茶区有喝“寒露茶”的习惯。“寒露茶”是采于寒露前后的茶叶,受秋季气候条件影响,这一时期的茶香十分馥郁。在江浙沪地区,寒露节气还要吃花糕。“花糕”也称重阳糕,因在重阳节食用而得名,在重阳吃花糕是因“糕”与“高”谐音,以“食糕”代替“登高”,寓意平安吉祥、百事俱高。

  传承千年的墨香,这个京味非遗帮你留住时光

  雕版刷印是中国历史上书籍的主要印刷方式之一,发明于隋唐之际,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绢等材料刷印、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

  雕版大多由梨木制成。为了制成一块儿令人满意的雕版,老手艺人们会择一块一年以上的梨木,根据需求开成指定的尺寸,并通过用沸水煮的方法进行去糖以防虫蛀,然后将写好、校正好的文稿反向贴在刷了香油的木板上,进行雕刻反向图文。使用时,在雕版上涂墨色,把印制书页的宣纸平放于雕版上,用鬃毛耙子轻轻均匀扫过宣纸,使文字印在纸上,最后把印好的书页装订成册即可。雕版印刷技艺繁杂精细,共有20多道工序,包括备料、写样、上版、雕刻、刷印、装帧等。

  而雕版印本一般称为“刻本”。刻本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古书原有的装帧方式,即由卷子装逐渐发展为册页装。刻本的册页装主要有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形式。宋元至明中叶以前,版印书籍主要采用蝴蝶装、包背装两种装帧方式;明中叶以后,线装全面流行,线装书是指以线类进行装订的图书类型,是我国独有的一种装订形式,被誉为“中国书”。线装书装订工序复杂,包括分、折、数、压、齐、下锥、穿捻、上面(纸面)、裁切、包角、扣皮(绞面)、打书根、打眼、穿线、贴签、装函……最后贴上书名标签。直至今天,一些古籍或仿古出版物仍会采用线装方式来装订。

寒生露凝深秋至,这个京味非遗帮你留住北京秋意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雕版刷印及线装书装帧技艺传承人任宝全正在将雕版的图案印至纸张之上 图源 首都之窗

寒生露凝深秋至,这个京味非遗帮你留住北京秋意

  雕版刷印出的书本 图源 首都之窗

  墨香阵阵,千年不绝。雕版刷印及线装书装帧技艺于2021年9月被列入北京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雕版刷印及线装书装帧技艺,凝聚着中国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中国传统工艺,最终形成了这种独特的中国文化工艺。若是您想领略其中的非遗魅力,就一定不要错过本期“中国节气里的京味非遗”系列短视频之白露篇,在墨色与刀刻中体验中国式的文化浪漫。

  去香山赏红叶,奔赴一场秋季之约

  秋风萧瑟时,如何在北京寻得一抹绚烂的秋色?答案就在香山红叶之中。香山红叶历史悠久、声名远播。金代诗人周昂在游香山时,写下了“山林朝市两茫然,红叶黄花自一川”的诗句,那时香山红叶已有“一川之势”。清代乾隆皇帝在香山建成“静宜园”,并在园中专门以红叶为主题辟出一景,取名为“绚秋林”,描述其为“深秋霜老,丹黄朱翠,幻色炫采”。深秋时节,香山公园内的黄栌、红枫从翠绿渐变至橙红、深红,层林尽染,美不胜收,此时最宜登高远望,尽赏满山红叶。近年来,北京香山公园科学配置“彩叶树种”,每年新植黄栌3000余株,积极引进应用新的彩叶树种,在山下及南山景区新植丽红元宝枫、秋紫白蜡、红霞元宝枫、五角枫等彩叶树种20个品种1000余株,让香山红叶之美更富于层次。

寒生露凝深秋至,这个京味非遗帮你留住北京秋意

香山公园内渐入佳境的各色彩叶 图源 首都之窗

寒生露凝深秋至,这个京味非遗帮你留住北京秋意

香山红叶秋韵醉人  图源 首都之窗

  古代诗词中,菊花常被用来表达高洁、坚韧的品质。若您想在家中加入一抹秋色,不妨在北京国际鲜花港选购一盆菊花,配上一壶热茶,在深秋的阳光中静静感受物候之美,也是别有一番的雅致滋味。以上内容,在本期“中国节气里的京味非遗”白露篇视频当中均有呈现,快去看看吧!

  想要了解更多京味非遗和北京最美文旅打卡地,欢迎持续关注由北京市文旅局和国际在线联合出品的“中国节气里的京味非遗”系列短视频。下次霜降节气时,猜猜我们会在哪里相见吧!(文/韩嘉慧)

为您推荐

新闻
军事
娱乐
体育
汽车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