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频道-logo-城市-190x54

洛阳:牵手“数字化” 拓展文创产业新边界

2022-04-12 09:22:00  来源:洛阳日报  编辑:宋姝君

  馆藏文物、非遗艺术、书法绘画……这些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和技艺结晶,消费者如今只需要通过手机就可以把它们作为数字藏品永久留藏下来。去年以来,以数字藏品为代表的数字文创新业态逐渐火了起来。数字藏品缘何受市场热捧?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创业态,数字藏品为传统文创产业发展带来了怎样的改变?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采访。

  上线即告罄 数字藏品火起来

  10日中午,1万份数字藏品“首届洛阳牡丹花会会徽”在支付宝旗下数字藏品平台发售,刚一上线即告罄。

  负责该数字藏品发售的是我市一家文化企业。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藏品“首届洛阳牡丹花会会徽”由我市相关部门授权发售,推出该数字藏品的目的,在于宣传和推广洛阳文化旅游品牌,让更多人了解洛阳。

  “1万份数字藏品不到半分钟就被抢光,相关页面的浏览量也在短时间内就实现了‘10万+’。”对于这次推广发售的成效,该负责人十分满意。

  什么是数字藏品?根据业界定义,数字藏品指使用区块链技术,对应特定的作品、艺术品生成的唯一数字凭证,在保护其数字版权的基础上,可实现真实可信的数字化发行、购买、收藏和使用。

  “简单来说,数字藏品在区块链上具有唯一的标识和所有权信息,相当于在链上拥有一张虚拟‘身份证’。”该负责人表示,消费者购买成功后,即获得依托区块链技术赋予的唯一标识编码,可以随时欣赏。换句话说,这是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藏品。

  种类多元化 渐成文创产业新风口

  近期,故宫、国家博物馆、大唐不夜城等博物馆、景区相继推出数字藏品,大多是一经上线就被一抢而空。

  数字藏品为啥这么火?业内人士表示,从受众角度看,数字藏品的出现,让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能以较低的价格拥有和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这契合年轻人在数字空间的消费习惯、社交需求与价值审美。从收藏角度看,数字藏品收藏便利,弥补了实物藏品容易损坏、丢失的缺点。

  今年年初,洛阳博物馆将馆藏文物“北魏石虎”做成数字藏品,用户通过支付宝“集五福”活动,可兑换该数字藏品并永久珍藏,吸引了不少参与者。

  洛阳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推出数字藏品旨在把博物馆的文化进行线上推广传播,用年轻化的方式打开厚重的历史,让更多年轻人愿意走进博物馆,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播。

  专家认为,作为一种文创新形态,数字藏品种类较为多元化,其把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以更年轻化的方式传递出来,有利于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正逐渐成为文创产业新风口。

  数字化赋能 推动文创产品“出圈”

  当前,我市正积极探索文化文物资源与新技术新应用的跨界融合,做大做强工艺美术、精品演艺、实景游戏、数字文博等文创产业,打造具有洛阳标识的文创产品。

  业内人士表示,以数字化赋能,将数字藏品与实物文创产品相互补充,是推动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方向。

  洛阳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闫玮表示,目前,景区、博物馆主要的IP运营方式是通过线下的文创产品来实现的。若消费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出门,文创产品再精美也无人问津,应善用数字技术,推动文创产品“出圈”。

  “每一件数字藏品,其实都是一个生动的形象或场景,这些都需要文化IP的支撑和活化。”闫玮表示,数字藏品背后是不可篡改的凭证,更应是景区艺术感和文化感的载体。他建议,开发数字藏品,应围绕洛阳文化IP发掘亮点,同时还要注重二次创作,以创意实现文创产品的“年轻化表达”,推动文创产品出彩“出圈”,让游客把洛阳“带回家”。 洛报融媒记者 戚帅华

为您推荐

新闻
军事
娱乐
体育
汽车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