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积极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推动文旅融合进入新境界。在洛阳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河南省、洛阳市党代会精神,决战四季度、决胜全年目标的关键时期,11月10日,洛阳市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工作推进会召开,对相关创建工作进一步作出督导落实。
洛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魏险峰
洛阳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胡大鹏
洛阳市市政府副秘书长柴洪涛
会议现场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意义重大!
据了解,“东亚文化之都”是中日韩三国共同创立的国际城市文化名片,其评选是中日韩三国共同发起的亚洲第一个国际性文化城市命名活动,也是我国文化领域含金量最高的国际品牌之一。自2013年启动首届评审以来,中国已有泉州、青岛、宁波、长沙、哈尔滨、西安、扬州、绍兴、敦煌、温州、济南11座城市获此荣誉。今年8月份,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公布2023年至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评审初审结果,洛阳市入选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
会议指出,“东亚文化之都”是重要的国际性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对于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全面带动城市文化繁荣,助推经贸、旅游、体育、教育等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促进城市开放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此次创建对洛阳将文化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推动文旅文创成支柱有着重要意义。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加快步伐!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洛阳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分析洛阳在“东亚文化之都”创建上的优势与短板,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动员洛阳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主动担当,高质量推进“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工作。
(一)强化河洛文化国际表达。以创建为契机,深度挖掘河洛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强化河洛文化的国际表达。以国家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为载体,积极融入黄河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推动黄河文化、河洛文化活化利用,实现洛阳特色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二)推动国际平台建设。强化平台思维,聚焦营销洛阳文化,持续提升“两节一会一论坛”,打造助推文旅产业发展、提升文旅消费活力的高端平台、国家级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平台。积极培育夏文化、运河文化、客家文化、石窟文化国际交流平台,推动洛阳文物、会展、赛事、非遗等与东亚各国的交流,向东亚讲好洛阳故事,向世界传递洛阳声音。
(三)提升洛阳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发展面向东亚的研学旅行、沉浸式体验等新型文旅业态。提升“东方博物馆之都”“古都夜八点”“古都新生活”等文旅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打造精品国际演艺,提升洛阳在东亚的国际影响力。
(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各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城市书房、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服务水平,为城乡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普惠的公共文化服务,提高“东亚文化之都”创建的群众参与度。
(五)做强文旅文创产业。强化创意驱动、美学引领、艺术点亮、科技赋能,发展精品演艺、沉浸式体验,注重创意创新,努力出圈出彩。加快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文旅项目建设,推动二里头遗址和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大做强文旅文创产业,为“东亚文化之都”创建提供坚实基础。
会议指出,目前正是“东亚文化之都”创建的关键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各相关单位要对标要求,发挥优势,补齐短板,通力配合,高质量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市委相关部门、市直机关相关单位、各人民团体、驻洛高校、各县区等50多家东亚文化之都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