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本书,最初只是一摞稿纸,未来以什么样的姿态呈现,有很多可能性
让出版成为文化产业创意“母本”
上海将努力做大版权开发应用,拓展出版产业外延,构建“大出版产业”
■本报记者施晨露
12月的一个周末,冬日里的思南公馆人头攒动,许多市民顶着寒风赶到这里,听《中国诗词大会》嘉宾郦波聊聊“今天为什么要读诗”,和获得诺奖后蛰伏多时的莫言打个照面、听一段新的故事,或者在“思南书局”里挑几本新书——逛逛新书店、参加读书会,与作家、学者面对面,如今,上海市民的文化生活与“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的发祥地,上海一直是“书”最活跃、最重要的舞台之一。如今,在新时代、新技术、新的产业融合趋势面前,上海出版正在努力构建新的产业格局。“书”,仍然是出版最核心的内容,而围绕“书”展开的“大出版产业”将成为整个文化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为文化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意“母本”。
传统雄厚,上海出版追求高远
1897年,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现代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创办于上海。1912年,全国第二大民营出版策划机构——中华书局在上海创立。随后,世界书局、大东书局、开明书局也陆续在上海开业,当时国内出版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五大书局“商中世大开”林立于上海。据当时数据统计,1936年,仅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和世界书局三家出版机构的出版物册数就占全国出版物总册数的71%左右。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出版依然保持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碰撞融合,带来的先进生产理念和生产技术,为上海出版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业内人士看来,上海出版的起步、繁荣,对近现代上海乃至中国的文艺创作、学术科研等都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出版不仅传播文化创造的成果,更是文化创造的催生者。上海出版的这种文化追求保持至今,在主题、学术、专业出版领域不断结出硕果。今年公布的国家级出版奖项中,上海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上海辞书出版社《大辞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竺可祯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日本国见在书目录详考》等4种图书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
群峰并起,上海出版面临新挑战
“上海出版多的是文化人,少的是生意人。”多年来的一句笑言,某种程度上折射了上海出版的发展现状:大众出版竞争力不强,教育出版规模较小,而在新兴出版领域,包括数字图书出版以及版权开发、与图书出版相关的文创产品开发等,发展步伐都不快。
另一方面,扎根上海、利用上海资源运营的民营出版策划机构,正在逐渐发展成为上海出版产业中不可忽视的新亮色。据统计,目前上海民营出版策划机构数量超过150家,年出版品种超过1万种,10多家民营出版策划机构的销售码洋达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
面对实体书店衰退,上海率先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无论本地书店还是外省书店拓展至上海的分店,无论国有书店还是民营书店,无论大型综合性书店还是专、精、特的中小微书店,上海都以开放的姿态、严谨的规划、丰富的资源为书店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弥补短板,构建上海出版新格局
“我们提出努力构建出版产业新格局,就是要做大做强出版产业,提升上海出版的实力和影响力。”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说,今天的上海出版,必须保持和强化学术专业出版的领先优势,这对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着眼产业发展后劲,正视存在的缺陷和短板,即传统领域发展不平衡、新兴领域发展不充分。
构建新格局,必须补短板。振兴纸质图书出版,推动数字出版迎头赶上,做大版权开发应用,拓展出版产业的外延,构建“大出版产业”,成为上海出版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激发国有出版单位的内生发展和创新活力,促进民营出版机构与国有出版单位的深度合作,将为上海出版提供新的发展动力。
“关键在于切换产业思想”,在资深出版人士看来,跳脱图书局限,做足版权文章,让出版成为文化产业的创意“母本”,不仅激发出版业的自身活力,也将促进整个文创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一本书,最初可能只是一摞厚厚的稿纸,未来以什么样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有很多可能性。如果把出版视为创意源头,基于出版资源的影业储备和新媒体延展都是“母本”的自然生发。在读客图书执行副总裁朱筱筱看来,基于好作品的版权开发是连接文创产业各个环节的黏合剂,这就是IP (知识产权)这个“热词”的核心,文学和出版作为IP的源头,可以低成本、低风险孵化优质版权,而优质版权是优质电影、电视剧、网剧、游戏等的基础。上海正在加快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和全球动漫游戏原创中心,隐身其后的出版产业新格局,将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繁荣发展中显现越来越清晰的产业路线,提供越来越坚实的创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