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来源: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
关键词:数字展陈、增强现实、大运河文化
大运河是中华民族奔流不息的血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扬州是大运河的原点城市,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牵头城市。在扬州建设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时代价值。经过2年多的建设、布展,大运河博物馆正式亮相。
本案例位于江苏省扬州三湾风景区,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2020年11月被国务院办公厅批复正式命名为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2021年6月投入运营。项目大量运用现代最新科技手段,通过数字化沉浸交互体验场景展示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为公众带来全新的沉浸体验,提供优质文化服务。
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旨在通过数字化沉浸式体验展为观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在展厅中运用5G+VR/720°全景视角、多媒体互动、增强现实等高科技互动技术,打造了“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沙飞船体验区”“河之恋”720°环幕空间、“运河迷踪”青少年沉浸式互动解谜空间等各具特色的沉浸式数字体验场所,呈现千年运河的历史风貌和文化底蕴,为观众从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大运河文化。
作为全国首座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示大运河历史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集文物保护、科研展陈、社会教育为一体,成为讲好中国运河故事的一扇重要窗口,向世界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彰显文化自信。
专家点评:
2014年,中国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定义为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如何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性,在单体场馆整体呈现大运河贯穿南北,跨越古今的魅力,扬州大运河博物馆给出了答案。数字沉浸式展陈,将历史的厚重感与数字光影的现代感巧妙融合,让观众在虚拟行走间感受千年的运河风貌,及其背后承载的文化魅力与审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