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技术的胶片电影数字影像5G+4K/8K智能修复系统
2025-01-15 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项目来源:三维六度(北京)文化有限公司

  关键词:人工智能、数字影像修复

基于AI技术的胶片电影数字影像5G+4K/8K智能修复系统

  自我国首部胶片拍摄影片《定军山》(拍摄于1905年)面世以来,我国电影已走过了百年历史。电影作品作为记录国家各时期历史、文化、社会、政治、军事、外交等重要信息的文化载体,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院线经济价值。

  目前老电影影像普遍采用人工PS修复技术,或采用耗费大量人工的常规修复软件进行修复。专业团队需耗时1年才能完成修复工作,直接成本最少需60万元。应用常规电影修复软件进行4K修复(分辨率4096*3112),工作量是2K修复的4倍,1部老电影专业团队约半年才能完成修复。每年国家拨付的3500万元老电影抢救性修复经费,仅仅只能满足每年极少数亟待抢救、较为经典、艺术价值较高的几十部珍贵影片的2K修复,只有极少量经典影片进行4K超高清修复。

基于AI技术的胶片电影数字影像5G+4K/8K智能修复系统

  “基于AI技术的胶片电影数字影像5G+4K/8K智能修复系统”致力于研发基于AI(人工智能)技术的胶片电影数字影像4K/8K智能修复系统,该平台修复过程基于可承载大数据容量的华为5G视频云为超大容量胶片电影数字影像智能AI修复试验、修复测试载体,主要应用于早期胶片拍摄的老电影(老纪录片、老档案片、老资料片)数字影像的修复工作,实现老电影胶片数字影像从划伤、模糊到清晰、完整、色彩与影音高度还原;摆脱目前行业普遍的2K人工PS图像修复及同样耗费大量人工的常规电影修复软件4K修复的行业现状;实现依托AI技术对胶片电影数字化影像的划伤、模糊等画面的4K超高清画质的智能精制修复,兼容8K修复技术同步实现,助力我国老电影(纪录片、资料片、档案片)等历史影像赋能重生。

  该技术属于国内首创,对我国老电影、历史影像的保存、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本案例基于研发胶片电影数字影像AI智能修复技术,形成了一套基于华为5G视频云基础上的胶片电影数字影像智能4K修复系统(兼顾8K修复技术的实现)。主要应用于早期胶片拍摄的老电影(老纪录片、老档案片、老资料片)等重要影像资料的4K精制修复,实现AI技术对胶片数字影像中脏点、划痕、霉斑、偏色、模糊、闪烁、卷曲变形、去场缺陷等的智能识别,实现AI智能修复,并稳定高效输出4K/8K级别影像。修复工期从行业常规6-12个月降低至45-60天,完成考核试点影片修复项目超过100部,可实现胶片拍摄老电影及纪录片、资料片、档案片等典型场景应用。

  专家点评

  该案例利用AI技术,实现老电影数字影像从模糊到清晰、色彩与影音高度还原等4K超高清画质的智能精制修复,可同步实现8K级别修复,大幅降低修复时间和成本,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对老电影、历史影像的保护和文化传承及再利用等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