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台、西南财经大学
关键词:AIGC、LoRA微调、中英文语义融合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GC技术在文化传承和推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新时期下,为借力AI技术对中华文明和文化遗产进行更好的保护,北京广播电视台联合西南财经大学大数据研究院,启动了“中国古代建筑独特性表征在AI时代的保持与融合”项目。该项目旨在利用AIGC技术,结合中国古建筑特色和中文拼音,通过LoRA微调技术优化开源模型StableDiffusion的SDXL模型,生成中国古建筑的图像,进而解决中英文语意融合的技术难题,同时为文化遗产保护、教育、旅游、艺术创作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探索了新的可能性。
本项目应用AIGC技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古建筑图像生成领域进行深度挖掘,从数据、模型、应用三方面开展工作。具体为:通过实地拍摄,整理并构建了中国古建筑数据集;自主开发一种结合中文拼音和AIGC微调技术的方法,用拼音重新定义了对古建筑的描述,增强了语意的独特性;最后结合山水画等中华文化元素,开发全新的创意场景。
在技术层面,本项目成功把中文拼音引入对中华文明独特元素的表达,实现了AI模型的独特性表征嵌入,增强了模型对中国文化细节的理解和生成能力;采用LORA和基于提示的微调策略,提高了模型在专业领域的适用性和生成效率;实现了古建筑和山水画两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合。
本项目利用当前AIGC的扩散模型研究AI在中国古代建筑图像领域的生成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实现了高质量古建筑数据集的构建,并在北京广播电视台多个节目中落地应用。
专家点评:
此案例将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应用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数字化展示。通过使用中文拼音表征的数据深入探究模型和应用,构建了中英文语意融合的中国古建筑数据集,丰富了中国古建筑文化的表现形式,促进文化产业的AI技术创新性应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AIGC技术在文化传承中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