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来源:北京国图创新文化服务有限公司、北京仓丰视感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文化空间赋能、文化遗产“活起来”
目前,文博单位和线下文化空间对文化资源的科技创新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重通过影像、AR、VR、全息投影等技术,更加立体地呈现中华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断拓展数字技术在文化旅游、公共文化服务等重点场景的应用边界,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为社会公众带来全新的沉浸式体验场景,促进传统文化创新传承。
虽然典籍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思想文化,但绝大多数典籍只适合小众传播、分众传播,大众传播的成功范例不多,成为文化遗产中“活起来”的难点。
“典籍智媒体交互传播系统”致力于建立典籍智媒体交互窗口,依托国家图书馆乃至图书馆界的海量典籍资源,通过数字影像、互动游戏、互动体验、数字人智能问答等典籍知识输出形式,借由标准的可视化交互窗口,打造数字化典籍元宇宙的入口。借力技术创新,让公众可近距离接触典籍,感受中华典籍的深厚内涵和恒久魅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传统文化知识内涵以新的姿态走入公众视野、大众生活。
项目团队打造了一套基于典籍资源推广的智能交互传播系统,采用多交互场景容器构建技术、低耦合IO管理手段、智能感应技术、全息显示技术和超高清仿真数字人技术,利用国图丰富的典籍资源,打造基于权威典籍IP资源的一体化平台,形成标准化、可复制、可落地的典籍互动学习窗口。系统以图书行业的文化空间赋能为目标,以产品化运营为模式,通过展示典籍资源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典籍宣传科普手段,提升大众国学素养,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项目以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为切入点,让社会公众体验典籍文化的魅力,了解中华文脉延绵至今的艰难历程;挖掘提炼场景脚本,以触摸互动和智能问答的方式实现不同场景的学习,激发用户保护中华古籍、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形成一套软硬件一体化的典籍传播系统传播精品文化。
本项目是图书馆界现行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线上发展业态的有效补充,弥补了线上数字化图书馆所带来的数据模式化、重数据、弱交互的弊端,在线下多种空间进行部署。依托国家图书馆宏富的馆藏资源,深度挖掘典籍的精华与内涵,并将之与科技创意等产业相结合,通过科技体验以及文化产品的形式走近大众,充分展示珍贵典籍的数字化建设和创新性活化成果,拓展图书馆的社会服务功能,为全国各类文博单位及文化空间提供资源支持。
专家点评:
传统图书馆重积累和研究,在数字时代,现代图书馆更加重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该项目将智能化交互技术用于图书馆的对外窗口,增强了公众的体验感,极大地拉近了图书馆与公众的关系,更大程度上盘活了图书馆积累的海量文化资源,强化了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