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频道-logo-城市-190x54

北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圆满收官

2024-06-27 10:12:43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韩嘉慧

  非遗展示、非遗展演、非遗体验、非遗购物……6月24日,由内蒙古文旅厅主办的北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落下帷幕。展览期间共接待观众近10万人次,20万人次线上观看直播,举办北疆非遗系列研学活动30场,近千人参与其中,集市、夜市吸引客流上万人。10天的时间,人们尽情领略北疆文化,尽享北疆非遗大餐,同时见证了内蒙古非遗保护传承的丰硕成果。

  时光与匠心,造就了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份遗产,是民族的瑰宝、历史的见证、文化的传承。北疆非遗是北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动体现出内蒙古这片热土上,人们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精神力量。

  北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是内蒙古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集大成展示,荟萃了160余个非遗项目,2600余件(套)非遗作品、文创产品,这些非遗见证了内蒙古大地上各民族团结奋斗、守望相助“一起走过”“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是这片热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实践。

  这次展览,有近300位传承人“带艺”参展。在和林格尔剪纸展台前,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在中国剪纸(和林格尔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段建珺手里上下翻飞间,一幅虎虎生威、形态传神的老虎剪纸作品跃然而生。段建珺说:“剪纸可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保留下来、传承下去,并服务于人民,希望更多的人关注、传承剪纸艺术。”

  从事泥塑非遗技艺25年的乌拉特泥塑传承人阿拉腾其木格特意从巴彦淖尔赶到呼和浩特参加这场非遗盛宴,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乌拉特泥塑。和阿拉腾其木格一样,蒙古族刺绣技艺传承人吴海英也带着非遗技艺从赤峰赶到活动现场,展示蒙古族刺绣的魅力。

  展览现场,这些“守艺人”手把手向游客传授精髓,让他们在互动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内蒙古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怎样让这份资源在新时代绽放光彩,内蒙古文旅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张丽辉说:“这次展览深刻解读阐释北疆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有形有感有效感悟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使北疆文化可感可触地扎根民众、落地生根。近年来,内蒙古不断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健全保护传承体系,提高保护传承水平,加大传播普及力度,持续推动北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北疆工艺振兴发展,助力国家、自治区重大战略,提升非遗服务当代、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为推进北疆文化建设、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非遗智慧和力量。”

  截至目前,内蒙古拥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8项106处,先后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2人(健在66人)、自治区级传承人1087人(健在930人),自治区级项目545个908处。创建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就业工坊,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非遗特色村镇街区等非遗保护传承阵地155个。

  北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的成功举办,为喜爱非遗的人打开一扇窗,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走近非遗、体验非遗、品味非遗、爱上非遗。(记者 冯雪玉)

为您推荐

新闻
军事
娱乐
体育
汽车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