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频道-logo-城市-190x54

对话中移上研院副总经理黄刚:支持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探索融合应用的创新商业模式

2024-02-04 15:49:19  来源:环球网  编辑:赵滢溪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围绕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建立城市级服务管理平台等九个方面,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试点期为2024年至2026年。

  编者:最近五部委发布《通知》,行业内非常关注,请问您怎么理解当前这个时间来发布这个文件?

  黄刚:当前《通知》的发布,是在行业经历了几年快速发展后,国家层面对技术路线、下一步发展目标的明确,对于行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讨论具有非常积极的指导意义。

  《通知》体现了国家部委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重视,引导行业开启城市级应用试点新阶段,全国已建设17家国家级测试示范区,7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16个“双智”试点城市。多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重庆、无锡、苏州、杭州等)宣布在一定区域内实现全域开放、开展商业化试点落地。此次试点在前期的基础上,明确将建立五部门加强对应用试点工作的统筹指导,关注试点城市需要中央层面支持的事项,推动解决试点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总结推广试点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有助于协调跨部门管理、健全完善管理体系,推动产业从小规模测试进入规模化发展。其次《通知》明确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径的行业共识。车,路,云谁都不是全能选手,需要把各自优势发挥,融合协同,一张具有确定性和完好性的5G与C-V2X融合组网是实现车路云协同的基础底座。《通知》对于高精地图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表明了积极态度,鼓励开展北斗高精度位置导航服务。开展高精度地图应用、众源采集及更新、高精度位置导航应用等先行先试和应用试点,有助于高精地图的上车进程。

对话中移上研院副总经理黄刚:支持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探索融合应用的创新商业模式_fororder_rBABCWW8P7-AeTS8AAAAAAAAAAA975.860x577.750x504

  编者:车路云一体化对行业的积极意义是什么?

  黄刚:有利于车路协同建设标准的统一。《通知》要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统筹谋划、循序建设”的原则,建成一批架构相同、标准统一、业务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级应用试点项目。我们解读从建设角度,一是车路协同技术标准与测试评价体系标准的跨行业跨区域统一协同;二在整体统筹规划下,开展“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架构设计,根据市场需求,确定试点的场景应用,分层分步的建设“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三是推动安全监测、道路交通安全保障等机制层面健全完善。

  有利于规模化应用的实践。本次试点明确提出了5G覆盖、基础设施联网率、终端装配率等方面的规模化要求,给规模化应用的开展打下了新型基础设施支撑和上车触点渗透率的基础,避免了车等路、路等车的困局。有利于商业模式的探索。针对行业内存在的投资运营主题不明确,数据归属、使用不明确等问题,要求明确“车路云一体化”试点的商业化运营主体,鼓励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模式新型的商业模式探索,也鼓励数据要素流通与数据应用。

  编者:您觉得建成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后,会对民众的出行带来什么好处?

  黄刚:本次试点对应用做了功能推荐,主要包括三大类应用:协同预警、协同驾驶辅助、协同自动驾驶,这体现出了非常好的规划思路,就是车路云一体化,不仅仅只关注自动驾驶,还包括现阶段城市NOA的驾驶辅助,以及门槛更低的协同预警,不具备网联功能的存量车车主,通过手机通信也能接收网联信息服务,这大大提升了应用的受众规模,可以面向所有的道路车辆。

  我们知道,车路云一体化的概念,是将车、路、云在物理层、信息层融合成一体,形成协同感知、决策、规划的信息物理系统。他的优势在于可以提升局部和全局的交通效率,这里有个非常重要的变量就是网联渗透率的问题,渗透率越高,这个优势就体现的越显著。

  可以设想,如果城市完成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以后,道路上的每一辆车,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更有效率、更少拥堵、更安全的交通通行带来的好处。

  编者:中国移动一直作为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重要玩家,并在2023年发布集团级2V市场战略,如果有城市要规划建设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中国移动能从哪些方面进行支持?

  黄刚:中国移动做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同时也是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运营商,2022年5月已全面布局ToV赛道,成为车路协同领域第一阵营的服务提供商。截至目前,中国移动已落地项目超300个,从2017年全国第一个车联网先导区-无锡车联网先导区,到2019年当时规模最大的武汉市经开区车联网示范区,再到2022年城市级规模化探索的南京双智城市项目。中国移动一直在车联网领域联合产业生态,推动中国特色方案的创新探索和落地实践。同时,移动也一直在积极承担国家部委的试点和科研项目,比如工信部的智能网联汽车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科技部的“新能源汽车”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上,移动也一直在深度参与。

  我们在2023年提出5G+V2X通信融合、车-路算力融合、车+城+云融合、人+车+家融合的“四融合”概念,以中国移动资源禀赋,联合行业合作伙伴,从实施层面融合各要素能力,支持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探索融合应用的创新商业模式。

  中国移动打造OneTraffic智慧交通平台,全面承载整合“四融合”能力,赋能行业。5G+V2X通信融合方面,中国移动已建成全球最大5G通信网及北斗高精度定位网络,中移车连5G上车连接数已突破400万,高精定位上车数突破300万,基于现网能力,融合V2X通信,满足车路云一体化的网络需求,目前已完成城市级的网络验证探索。车-路算力融合已在广东完成业界首个5G无线算网一体车联网新架构验证。中移云控融合人+城+云数据,满足城市级海量连接、超高吞吐、超低时延和高安全性的信息处理和交互能力,支撑城市级应用服务开展。中移车享融合人+车+家触点和服务,全面支撑“连接+权益+应用”增值运营。

  中国移动的“四融合”的能力,不仅是产品和技术能力的赋能,也是长期运营的合作赋能,规模化的车路云一体化建设之后,怎么让车用起来,需要长期、专业、稳定的运营能力支撑,中国移动长期运营全国规模的基础设施运维、全国化的平台、全国性的应用,服务亿万级用户,积累的丰富经验和体系化能力,可以支撑全国规模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不间断、高并发、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商业化运行,基于人车家的运营赋能和巨量用户规模,拓宽车路云一体化运营的渠道、极大增加可触达的用户数、丰富运营场景,提升运营价值。

  编者:前面您介绍了对于试点城市的支持,从产业合作的角度,中国移动可以给产业带来什么?

  黄刚:中国移动是信息产业链“链长”,车联网是典型的信息通信业与交通运输业深度融合的新业态,中国移动本着央企的责任担当,在车联网领域发挥产业链牵引作用,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标准的话语权方面,中国移动和中国智能交通产业联盟、中国智能汽车产业联盟、3GPP、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汽标委、中国智能交通标委会、车载信息服务产业联盟等标准组织形成合作关系、推进车联网相关标准的建设、完善。此外,在3GPP、CCSA等国内外标准组织,开展车路协同的应用、平台、网络、设备等标准制定,完善V2X标准体系,争取中国产业的话语权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方面,中国移动有完善的产学研联合研发机制,联合多家高校、行业龙头进行关键核心技术协同研究和共性技术研发,以及申报国家、地方各级重点项目,和产业链其他合作伙伴一起,锻长补短,攻坚卡脖子技术、加强供应链、产业链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条件和配套能力。

  建立产业联盟方面,中国移动携手车联网领域生态伙伴,成立车联网联盟,联盟合作模式有:一是商业合作模式,优先招募引入合作伙伴库,实现成果快速落地、收益快速分享。二是投资合作模式,优先投资评估联盟伙伴,协同开展投资参股。三是价值共创模式,联合打造一批“双创”基地,包括技术研发和市场运营创新,我们欢迎更多产业伙伴加入联盟,共促产业协同创新和发展进步。

  开放合作,赋能产业方面,车路云的试点应用,中国移动向行业和社会开放合作,基于中国移动的5G+V2X融合网络、高精定位、多级算力、人车家融合运营等优势能力,赋能车路云一体化,联合各合作伙伴探索创新应用和商业模式

  编者:最后,对于试点活动,您能否提一下期望和建议?

  黄刚:期待城市存量数据进一步开放互通。城市在前期的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产,对这些数据的开放,对于车路云应用的开展,降低重复建设的成本非常有利。

  其次,建议推进安全的体系化建设。车联网受到安全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包括平台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车主的隐私安全、车辆行驶的安全等,需要行业整体谋划、形成共识、体系化的建设,给车路云的商业化推进打好基础。

  另外对于运营模式的配套制度方面我建议:一是探索灵活的运营参与和商业回报模式,争取更多的行业实体参与,各自发挥优势,协同推进,提升运营效益;二是搭建平台,培育应用市场繁荣,对于在试点城市开展应用运营的企业,在投融资、科创基金、税收、人才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

  中国移动将持续深化ToV布局,升级新网络、共建新生态、丰富新应用,与行业伙伴携手并肩,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部署,依托现有车联网示范区,开展城市级规模的全程全网、广域覆盖的应用试点,探索新型商业模式,全力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贡献更多的“移动力量”。

为您推荐

新闻
军事
娱乐
体育
汽车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