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频道-logo-城市-190x54

洛阳创建东亚文化之都 | 讲好新时代洛阳黄河故事

2022-09-16 10:12:05  来源:洛阳日报  编辑:宋姝君

讲好新时代洛阳黄河故事_fororder_res01_attpic_brief

  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阅读空间(资料图片)

  临黄河而知中国,临河洛而知华夏。洛阳是黄河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河洛文化是黄河文化的源头和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黄河流域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我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深度融入黄河文化带建设,着力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全国沉浸式文旅目的地,新时代洛阳“黄河故事”的美好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保护利用

  打造黄河文化新地标

  近日,在龙门大道与古城快速路交叉口东南角,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项目与周边绿化、水系等景观融为一体,靓姿显现。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成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新地标。

  “未来,游客可以在这里看一看非遗展示馆,逛一逛非遗古街,读一读与非遗有关的书籍……”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里将打造集珍品收藏、陈列展览、活态展示、教育研学、互动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示中心,让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味道。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作为黄河流域的文化大市,洛阳正从国家的高度、全局的视野深度审视黄河文化,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把宏大叙事的黄河文化转化为老百姓听得懂、看得明、讲得清的“黄河故事”。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等博物馆群构筑“东方博物馆之都”,成了游客探寻黄河文明的“网红打卡地”;《唐宫夜宴》《风起洛阳》《龙门金刚》等文旅IP频频出圈;“无上龙门”“知道·老君山”等沉浸式文旅项目吸引众多游客体验……一曲“保护固态、传承活态、发展业态”的黄河大合唱正在河洛大地雄壮唱响。

  “融”字为先

  逐梦“诗和远方”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更好地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离不开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我市充分发掘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抢抓文旅产业发展新风口,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发展。

  串珠成链,打造黄河文化精品旅游路线——

  依托黄河湿地、黛眉山、青要山、万山湖等自然景观,打造大河风光体验之旅;串联起龙马负图寺、小浪底水利枢纽等人文景观、水利设施,打造中华文明溯源之旅、治黄水利水工研学之旅……各具特色的黄河文化精品旅游路线,为抵洛游客提供了越来越多的选择。

  挖掘整合,打造黄河文化与旅游融合示范带——

  推动小浪底库区港航工程、汉关文化城等项目落地,谋划沿黄旅游带通景线工程,融入黄河文化体验风景道,助推小浪底、龙潭峡、黛眉山等景区提质,着力打造黄河文化与旅游融合示范带和黄河文化主地标城市。

  丰富业态,抢占文旅融合新风口——

  卡卡、FB等本土剧本娱乐文创企业脱颖而出;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老君山、洛邑古城等景区沉浸式水平持续提升;研学、露营、康养等文旅新业态日益多元……我市持续丰富文旅新业态,为游客提供全新的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创新传承

  黄河文化绽放新光彩

  唯有推动传统文化创新传承,才会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在讲好洛阳故事、传播洛阳声音的同时,洛阳正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注入更多鲜活的生命力,让黄河文化更适应时代、更顺应潮流、更贴近群众。

  创新传承,是让传统文化融入大众生活。沿黄地区孕育了灿若星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以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为统领,全面开展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重点文化基因溯源,加快推进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让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创新传承,是用创意激活历史。我市强化创意引领,积极探索文化文物资源与新技术新应用的跨界融合,相继开发了“丝路文化”“运河文化”“河洛文化”等自主文创产品;洛阳博物馆的“辟邪”“三彩”,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的“绿松石”“青铜器”等系列文创产品备受青睐。

  创新传承,是智慧科技赋能。我市着力推动“科技+文化”,运用全息投影技术、VR、4D成像等设备和技术手段,通过现实与虚拟的交融、空间的交错、视觉的冲撞,打造出多种多样的互动体验形式,推动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

  加强保护利用,深化融合发展,推动创新传承……古都洛阳,正书写着厚重而多彩的新时代洛阳“黄河故事”!

  洛报融媒记者 戚帅华

为您推荐

新闻
军事
娱乐
体育
汽车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