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4月2日上午,在江西南昌县幽兰镇园艺场村民万金印父亲的墓前,园艺场党建宣传员刘正花在与远在深圳务工的万金印通过手机微信视频代替他进行清明祭扫。
一年一度春草绿,又是清明追思时。清明时节是缅怀先辈、祭奠故人的传统节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南昌县暂停了现场祭扫活动,开通网络祭扫平台,推出免费代祭扫、书写寄语等服务,方便群众寄托哀思。
3月31日,南昌县举行“同念故人度清明 昌南文明共祭扫”清明集体代祭扫活动。活动现场,南昌县殡仪馆工作人员统一着装,佩戴口罩,集体为逝者默哀,而后将准备的15000支鲜花整齐地摆放在每个墓碑前,以花寄语,告慰逝者。同时,该县同步推出昌南文明祭扫平台,大力推广“云祭扫”,提倡家庭追思、网络祭扫等方式,寄托哀思。
南昌县充分发挥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用,纷纷推出“志愿者免费代祭扫”活动,通过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志愿者“接单”代祭扫的方式,点对点开展个性化服务,让在外务工人员在远方也能遥寄对已逝亲人的追思之情。
“这样的服务很暖心,在目前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在家里也能祭奠亲人,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愿望。”南昌县幽兰镇东联村在外务工人员万国平说道。
与此同时,南昌县提前做足文明祭扫的宣传“功课”。3月28日,该县发出《南昌县(小蓝经开区)2022年清明祭扫工作通告》,对清明祭扫工作安排提前广而告之。南昌县融媒体中心先后制作《2022清明祭扫》快板短视频、《文明祭》宣传片,通过微信短视频、抖音、微信群以及县区公共场所大屏播出,积极倡导文明祭扫。南昌县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根据社区、农村地域特色,也纷纷推出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三句半、顺口溜等,通过“村村通”大喇叭进行宣传,并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向所有在外地的乡友发出近期不返乡的倡议。(文 胡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