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玛赞在商铺内展示出售的土耳其特色商品(2021年9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新华社上海11月3日电(记者周蕊 丁汀)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即将举行,全球的展商已经“摩拳擦掌”,土耳其商人拉玛赞就是其中之一。
在上海的百年南京路上,有一个特别的进博“大巴扎”,这里是汇聚进博展品的“网红打卡地”。进博会快来了,拉玛赞忙着打包,给第三届进博会上认识的客户邮寄进博同款的商品。
“历史上,来自中国的瓷器传到了土耳其,形成了土耳其的瓷器文化;今天,将有中国‘血统’的土耳其瓷器出口到中国,让我感觉到了冥冥之中的缘分。”拉玛赞一边擦拭土耳其风格的瓷器一边说,土耳其的瓷器、丝巾、蜡烛等在参加进博会后成为中国市场的“爆款”。
在拉玛赞看来,中国和土耳其有着良好的关系,并肩走在“一带一路”上,他说,在土耳其语里,直到今天,瓷器与中国的发音还很相似。
拉玛赞走在商铺内查看在售商品(2021年9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进博会让我的生意驶上了快车道。”拉玛赞说,2018年首届进博会开幕前,他经营的产品有十几大类共计500多款产品,现在,产品拓展至几十大类数千款产品,年销售额从百万元级别跃升至千万元级别。
“中国的市场很大,我也要想得大一点,从南京路上开出的大巴扎里,我们了解到中国居民很喜欢我们的手工艺品、珠宝、地毯、灯具等,我们开的土耳其冰激凌店每天也是排起了长队。”拉玛赞说,自己逐渐摸索出了中国市场的喜好,现在还计划前往海南等地开出更多的门店。
拉玛赞在商铺内向顾客介绍土耳其特色商品(2021年9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为了更加适应中国市场,拉玛赞现在专门引入了为中国市场定制的商品。例如,土耳其女性身材更加高大一些,喜欢“大包”,但中国市场却更加喜欢迷你款,现在进口的手工制作手提包的款式、图案大多是专门为中国市场定制的。
拉玛赞与员工一起为准备快递的已售商品打包装(2021年9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我在中国生活了12年,我想对海外客商说,中国是你们的不二选择。”拉玛赞说。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四年来,进口博览会正在逐步成为国际公共产品。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本届进博会上有5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600多家企业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