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玥):“以前各个政府部门的咨询电话号码多达50多个,后来他们把这些号码都整合成一个热线电话,任何和北京市相关的问题,你都可以拨打市民热线12345咨询……”
近日,来自英国的视频博主Lee John Barrett和Oliver Joshua Barrett父子,在哔哩哔哩平台上发布了一段题为《中国人不能给政府提建议?英国父子实地探访北京市民热线中心》的视频。视频一经发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点赞市民热线的方便与快捷。截至目前,该视频阅读量超过14.2万,收到近千条评论,近万次点赞。
Lee John Barrett和Oliver Joshua Barrett父子的视频截图
这段视频是Barrett父子在去年12月参加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承办的2020“丝路大V打卡最新北京”活动时拍摄的。活动中,Barrett父子探访了北京市民12345服务热线中心,他们边走边拍,带领观众实地感受服务热线“接诉即办”的工作情况。
据了解,北京12345热线是面向广大市民、企业和在京外籍人士的一条服务热线,通过语音电话、网络服务、大数据系统,帮助市民处理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而且,为了解决在京外籍人士的语言沟通问题,北京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可提供8个外语语种的语言服务支持。
Lee John Barrett在视频中向观众介绍,市民拨打12345热线,可以咨询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工作人员会在当下尽力给予回复,如果当下不能解决,在处理之后会及时对市民进行电话回访。Barrett父子对市民服务热线的设立赞赏有加,他们认为,推出市民热线是一种强而有力的方式,市民不再需要记住数十个不同部门的电话号码,只需要拨打12345这样一个好记的号码,任何和这座城市相关的问题都可以咨询解决。
不仅如此,12345市民服务热线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之余,也可以协助政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Barrett父子在视频中表示,信息在这里被收集之后,会发送到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通过收集公众意见,帮助政府进行决策的制定。
这条视频发出后,很快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许多网友在评论中点赞服务热线,并分享了自己通过拨打12345提出诉求或建议并得到回应和处理的经历。
一位北京的网友留言表示,他是一名特种病人的家属,病人所需的药物以前只能通过代购以高昂的价格购买,在拨打12345提出建议后,北京医院解决了进药的问题,方便了这类病人。“真的解决百姓的问题,赞赞赞!”这位网友说道。
视频留言 截图来自哔哩哔哩
12345市民服务热线不仅限于北京,在中国各地市都有设立。一位来自大连的网友表示,市民服务热线给他留下了良好的印象。这位网友曾拨打热线反馈某路口的红绿灯坏了,两天后接到了交通部门的回访电话,工作人员耐心地向他解释,该路口的红绿灯并未损坏,而是有意关灯,目的是改变车流方向,有助于交通管理。
视频留言 截图来自哔哩哔哩
除了体验过12345热线的市民网友,还有一些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参与了留言。“这套制度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不会让老百姓的诉求石沉大海。”一位相关工作人员这样说道。他表示,自己工作在一座小城市,他每个月回复12345市民热线的次数为2到3次,如果不能让群众满意,相关的工作人员将被问责。另一位基层工作人员表示,“接诉即办”工作非常繁忙,但每次为百姓解决了问题,作为工作人员的他们都非常有成就感。
视频留言 截图来自哔哩哔哩
正如Barrett父子在视频中所说,很多西方人认为,中国市民没有地方投诉,或者无法给政府提意见,但12345服务热线所实现的正是这个功能,如果有市民对某件事不满意,就可以给12345打电话。更有网友直言道:“我们不是没有提建议的渠道,只是不需要上街游行,打个电话就能有回复。”12345市民服务热线正是倾听老百姓诉求、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受益的有力举措。
Barrett父子还将视频发布到了Youtube等海外社交平台上,同样收到了热烈的反馈,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网友点赞了中国的12345服务热线。
视频留言 截图来自Youtube
“在中国,‘12345’是一个神奇的号码。如果你曾经去过中国,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打这个电话,99%的问题都能很快得到解决。”一位外国网友这样说道。
对于中国的百姓来说,“12345”这五个数字,简单又意义非凡,它是我们生活中反馈问题、提出诉求的快速通道,让人民关心的事情能够“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Barrett父子的视频,让中外网友通过镜头感受到话务员与来电市民电话连线的现场氛围,看到了自己的意见在电话另一端如何被“接诉即办”,这正是这段视频引发网友共鸣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Barrett父子的视频也提供了一个了解北京、了解中国的窗口,用他们真实的探访体验和网友们热烈的回应,向世界展现出北京乃至全中国不断完善的政务服务水平,以及人民不断增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