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胜兰):1月25日上午,当记者走进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无障碍协调处时,龚秀峰正在与同事讨论冬残奥会运行场馆的风险清单,手中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龚秀峰曾是获得多项冠军荣誉的残疾运动员,现在是北京冬残奥会筹办团队的一员,通过结缘残疾体育运动,他实现了自己的“多彩人生”。
龚秀峰在北京冬奥组委残奥会部工作 摄影 李胜兰
1975年7月,龚秀峰出生在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三拨子乡二拨子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89年,因一次意外事故,他失去了左手。康复后的龚秀峰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体育特长成为三拨子中学的一名体育代课老师。这份工作仿佛黎明时分的一道曙光,给龚秀峰本人和家庭带来了希望。
1995年春季,秦皇岛市残联在全市范围内遴选运动员,备战河北省第三届残疾人运动会。当龚秀峰接到参选通知时兴奋得一夜未眠。经过各种测试,他如愿入选了田径队。当年5月,在河北省残运会上,龚秀峰一举获得了铅球、标枪两项第一的成绩。亮眼的成绩坚定了龚秀峰通过投身残疾人体育运动实现自身价值的信心,从此,一个崭新的世界在他面前开启了。
2003年9月,在南京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残运会上,龚秀峰夺得全国铅球冠军。之后他入选了国家队,多次出征国内外大赛,2004年9月,他在雅典残奥会上,以14.31米的成绩一举打破了F46级铅球项目的世界纪录,还曾先后荣获全国锦标赛、全国残运会、亚洲残运会、世界锦标赛等大赛的冠军。龚秀峰说,身体的残疾虽曾带来巨大的打击,但只要在内心找到自己的目标,找到方向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虽然我没有很优秀,但我为自己的努力感到自豪,残疾人体育改变了我的人生。”
由于年龄原因,如今的龚秀峰已经淡出了体坛,积极投入到冬残奥会的筹办工作中,目前主要负责协助落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无障碍指南》规范要求,推动冬奥场馆无障碍运行设计、设施建设,助力主办城市提升无障碍建设水平。龚秀峰说,作为残疾运动员时得到了教练、赛事工作团队的很多帮助,如今作为一名冬残奥会筹办者,自己也将通过实际行动为运动员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协助各方得到高质量的无障碍体验,共同打造安全、平等、包容的无障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