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频道-logo-城市-190x54

疫情后的城市家园新模式

2020-06-28 10:59:39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李佳艺

   5月9日,由创意中心主办的线上活动“创意2030论坛-‘疫情后的城市治理’”分论坛举办。当天,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主任张红武和南水北调中线水质与环境保护中心(移民环保局)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杰平就“疫情后的城市家园新模式”话题进行了分享。

  创新城市规划理念 增强城市韧性

  疫情之后,全球治理和城市治理是一个标志性的里程碑事件,张杰平认为,建设一个包容性的、安全的、有复原能力的和可持续的城市与社区十分必要。尽管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但人们生活的空间还是要回归到基本单元,面对疫情、城市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需要以人为本进行创新。那么,如何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践行这一理念,张杰平表示,城市的规划理念需要创新,要用历史的眼光、全球化的眼光来看待城市规划。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张杰平认为,此次疫情带给人们更多细节上的启示,比如社区单元的许多功能仍没有得到完善。他提出设想,在疫情期间,社区是否能够解决一定的预防、隔离、转移、分级等问题,让资源实现分散和可控,减少人员的流动和聚集,提高救治和应急处理效率,从而减少疫情对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

  张杰平还说,城市的规划还需要增加一些具体的考量,注重系统性,以及城市与社区的协同性,要把整个城市治理的体系和能力转化为基本单元的体系和能力,同时要将这种能力“现代化”,即要根据资源的情况来进行不同尺度的因地制宜。比如首都北京正在做的非首都功能疏解,疏解的过程中,在老城区里进行留白,增加田园化,让人们看得到“乡愁”,这就是在为大城市解决“城市病”,并且进行合理、可持续的城市规划。张杰平和张红武都认为,此次疫情的发生暴露出了城市基本单元的韧性不够,抗冲击能力不足,所以他们提出要注重提高家园的持续能力,增强社区以及整个城市的韧性。

  综合治理 完善城市“全周期”管理系统

  论坛上,张杰平还提到了“全周期”概念。他认为,疫情防控要做“全周期”的管理。无论是城市治理的体系、能力,还是城乡的基层治理,“全周期”管理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从“全周期”管理这个角度来说,张杰平提出了几方面考量。首先是系统治理,要把握整个治理体系的关联性和要素之间的协作配合,重视各方面功能的整合,从而形成覆盖全面、触角灵敏、上下联动、各方面协同的完整体系。其次是要坚持全程的治理,在规划建设、运营等各个阶段的事前、事中、事后形成完整的链条,并将各个环节各个链条全部打通。再次是要在治理的过程中,把疫情发生后的应急和日常生活的常态结合起来,要着眼于“应急”,更要立足于常态,这样才能够快速地实现“平战转移”,增强社区和整个城市的韧性。当然,“全周期”管理中,智慧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比如利用好互联网、移动大数据等新技术。张杰平还强调,城市是一个大家园,要加强共治与自治的结合,只有协调、全面、和谐,城市才能够得到完整的、可持续的发展。

为您推荐

新闻
军事
娱乐
体育
汽车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