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频道-logo-城市-190x54

安徽:融合发展 盘活绿色“生意经”

2019-04-18 09:37:19  来源:安徽日报  编辑:葛宁远

  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旅游消费市场红火。其中,适合踏青赏春的绿道,颇具人气。

  沿着金寨县油坊店乡面冲村的西茶谷绿道徒步而上,这样的旅行看起来稀松平常,但对于忙碌的六安白领王新民而言,这是性价比极高的休闲之旅,可健身,可观景,可入住农家乐,享受慢生活。

  绿道不仅本身就是绝美的“绿野仙踪”之地,还将周边的景点串联起来,为沿途带来了经济效益。随着绿道网络的不断完善,无论是城市绿道还是郊野绿道,正逐步与旅游、体育、文化等产业融合,拓展了消费升级空间,带来更多延伸价值。

  穿乡到村 家家门前有风景,户户庭院出效益

  “在农家乐里吃点土菜,再沿着茶谷绿道走走,一边是碧波荡漾的水库,一边是满眼翠绿的茶园,一阵春风吹过,茶香沁人心脾,真的很舒服。”清明节假期,王新民带着家人来到了西茶谷绿道,漫步其中,他和家人都觉得来到了“童话世界”。

  徜徉在乡间绿道,既可感采菊东篱的悠然,又能赏碧水连天的壮观,还可观百花盛开的争艳。绿道,吸引了大批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娱乐、餐饮住宿。

  过去的一年,像王新民一样,来到西茶谷绿道游玩的旅客达到了3万人次。

  一头牵着寻绿而来的游客,一头连着实实在在感受到生活环境升级的村民。绿道连通城乡,城里人来游玩了、村民们则富了。

  站在金寨县油坊店乡面冲村村民郑学伟家门口,远处是一片翠绿的茶园风光,步行不到3分钟,即可到达西茶谷绿道。

  3年多前,茶谷绿道建设完毕,郑学伟的农家乐也随之开门迎客。“我以前在外地建筑工地上打工,一年下来,七七八八的收入加起来,只有几万块钱。”4月10日中午,戴着鸭舌帽,在厨房里忙碌的郑学伟告诉记者,随着绿道的建成,越来越多的游客走进这个小村庄,“人多了,机会也就来了。我回家开了这家农家乐,现在生意好得很,假期里必须得提前预定才有位置,年收入有十几万元。村子里已经开了7家农家乐。”

  “西茶谷绿道迎合了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需求,也实现了茶叶由单纯的农业生产向生态、生活功能拓展。”六安市金寨县城市公共事业管理局局长邓应和告诉记者,5年间县里建设乡村绿道51公里,其中,面冲茶谷绿道、响洪甸绿道、洪家河绿道等已成为助推金寨脱贫攻坚有力支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家家门前有风景,户户庭院出效益,绿道,为沿途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绿道经过的村庄都开办了农家乐,乡村土特产也卖上了价格。“绿道修到了家门口,基础设施越来越好,游客多了,我们在家门口创业很有信心。”肥东县长临河镇的村民王兴宽说,“不仅能开农家乐,还能卖土鸡蛋、土鸡等特产,每年能挣十来万块钱。”

  串珠成链 激活沿线好景观,构建旅游新通道

  路飞是合肥市一家户外俱乐部的负责人,近年来她策划的诸多户外游玩活动,绿道是重要的元素之一。

  两周前,她策划了一期在徽州绿道上徒步游的户外活动,从黄山市徽州区的翼峰驿站出发,半小时的骑行,可以到达谢裕大千亩生态茶园。骑行途中还能见到成片的竹海,层层梯田美妙如画。“零距离感悟徽州的美,骑行、徒步都是绝佳的方式。穿行在古镇、田园、竹林、溪流间,一路山水一路风景。”路飞说,“春季是户外活动的旺季,每周都有几场户外活动,省内活动人均消费在几百元左右。这几年,徽州绿道的骑行、徒步活动颇受青睐。”

  如果绿道只是一条满眼绿色的道路,可能还不能吸引到太多的游客,但串联了多个景区之后,就成为了一条连接自然山水、公园景区与历史景观的绿丝带。

  黄山徽州浪漫红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绿道管理部负责人李潞表示,徽州区35条绿道,全长365公里,以绿道为藤,景区(景点)、“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百佳摄影点、农家乐、苗木基地、美好乡村、农村新型社区等为“瓜”,串藤结瓜,串点成片,用绿道把徽州区结合成一个大的徽州旅游景区,把有形的绿道建成游客休闲旅游之道、市民休闲健身之道。“以绿道为载体,设计推出的精品户外休闲体育旅游线路,深受游客欢迎。”李潞说。

  和徽州绿道一样,环巢湖绿道的串联景点也吸引了不少游客。

  据了解,巢湖原先的旅游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如今,绵延互通的环巢湖绿道犹如“血管”,串联起沿线55处自然生态景点和106处历史人文景点。依靠临近合肥市的区位优势,巢湖的旅游发展潜能被激活,在旅游版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18年国庆假日期间,巢湖市共接待游客159万人次,同比增长29.7%,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3亿元,同比增长30.4%。合肥市林业和园林局总工程师梁莉莉介绍,通过绿道网对城乡景观资源与兴趣点的串联,给乡村发展休闲旅游带来了机遇,为城乡的双向交流提供了路径。

  一条条绿道的背后,餐饮、住宿、景区等环节都被带动起来,一整条产业链正逐渐发展完善。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建处处长汪恭文表示,绿道建设将有力推进城乡发展,有效整合各类旅游、休闲资源,构建城市休闲产业和区域旅游经济的新通道。

  “绿道+” 驿站变身消费点,廊道成为目的地

  最近这段时间,在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内负责观光车业务的卢明忙得很。

  “天气越来越好,很多市民来公园里的绿道玩耍。周末和节假日一天能达到五六万人次的入园量。”4月13日,卢明一边开车一边介绍道,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的三级绿道体系是我省绿道体系的示范区。一级绿道为沥青路,方便观光车的行驶;二级绿道主要用于跑步;三级绿道主要是木栈道和砂石路,贯穿林中,使游客能亲近森林。

  绿道建设,不仅有生态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很明显。

  “每次来这里,我们都会花几十块钱,租一辆双人车,一边骑行一边欣赏风景。如果有朋友带孩子来,还会光顾这里的游乐设施。”4月13日,在公园内骑行的小胡夫妻笑着说。

  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工作人员胡庆姝告诉记者,公园管理方积极挖掘二次消费项目,通过经营电动观光车、趣味自行车、森林小火车、无轨火车和游乐项目等,每年经济收入能够增长25%左右。

  游起来,绿道的经济活力随之释放。那么,在绿道玩累了、玩饿了怎么办?对于这一疑问游客完全不必担忧。

  “早在2012年,我们就制定了城市绿道设计技术导则,规划先行,要求绿道建设应该有适当的配套措施,即设立一定数量的驿站和服务点,提供休憩、饮水设施等,同时提供租售、露营、咨询、解说、救护、保安等服务设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建处主任科员李萍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目前很多地方在绿道沿线设置了驿站,不仅累的时候可以休息,下雨时能避雨,有的还可以在里面上网喝咖啡、租借自行车。

  驿站变成消费的会客厅,廊道也成为了旅游目的地,在绿道上举办的活动越来越多。业内人士建议,“体育+绿道”“赛事+绿道”,是绿道作为优势资源产品化的形式之一。体育运动的主体是青少年、年轻人,他们对时尚文化有所追求,因而在资源产品化中,可以注重叠加效应,比如,办绿道体育赛事的同时,可以办一个音乐节,抓住年轻人的需求,拓展消费升级的空间,打开新流量的入口。

  绿道从最初的线性空间,到旅游休闲产品的主体综合空间,需要充分发挥绿道建设的经济功能。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院长黄成林认为,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发挥平台优势,将沿途资源串联起来;另一方面,可以结合当地文化以及相关业态,如农业、体育、文创、研学等,形成更多旅行产品,从而进一步活化绿道资源,美化生活空间,助推乡村振兴。(安徽日报 记者 何珂)

为您推荐

新闻
军事
娱乐
体育
汽车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