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分享会现场 摄影 王晓鹏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王然):2018年9月13日,“博雅视界”北京大学外事大讲坛2018年秋季第一讲暨《我的对面是你:新闻发布会背后的故事》——傅莹大使新书首发分享会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据了解,傅莹大使的新书《我的对面是你:新闻发布会背后的故事》(以下简称《对面》)近日由中信出版集团正式出版发行。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傅莹作为一名新闻发言人,如何与中外媒体交流和沟通;作为一名外交官,如何向外部世界介绍中国。
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和中信出版集团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承办。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发言人、外交部前副部长、前驻英国大使傅莹,清华大学新闻学院院长、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庆,中信出版集团总编乔卫兵,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院长袁明,北京大学宣传部部长蒋朗朗,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建龙等嘉宾出席了本次活动。
林建华校长对傅莹大使及各位与会嘉宾和师生致以热烈欢迎,对傅莹大使的新书及她多年来为向世界传播中国观点和信息而做出的贡献表示赞赏。林校长在致辞中提到:“在中国的外交舞台上,她温文尔雅、才思敏捷、刚毅果断。尽管柔声细语,但立场清晰坚定,而且让人听了觉得合情合理、心服口服,形成了外交场上独具特色的‘傅莹方式’,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他鼓励北大学子通过傅莹大使的新书,积极参与中外沟通,在学习和实践中思考、探索当今世界环境中,中国应如何做好公共和国际传播,如何与世界相处。
今年恰逢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纪念,傅莹大使现场赠书120册,作为对北京大学百廿校庆的美好祝福。
随后,傅莹做了题为《世界需要更多听到中国人的声音》的主旨发言。她说,当一个快速成长的中国进入国际社会大众的视野,当许多国家的公众都希望了解中国的时候,沟通是必要和有用的,只有建立起这样的信念,才能有可能做出努力,让世界听到更多中国人的声音。傅莹把开展对外交流和传播的态度和方法归纳为“道”与“术”,强调沟通的手段千差万别,最基本的是坦诚相待,讲真话、讲实话,用事实去打动人,对内对外皆是如此。评判沟通效果的依据是结果,不是自己想讲什么、讲了什么,而是对方听懂了什么、接受了什么。傅莹说,年轻一代将在新的世界平台上追求自己的人生梦想和国家的复兴目标,希望大家学会沟通、善于沟通,这将是跟上国家走向世界步伐的起点。
在“名家洞见”环节,傅莹与王国庆、柳斌杰、袁明、乔卫兵以国际传播为主题进行了对话与交流,对话环节由董强主持。王国庆在对话环节中表示:“要认真研究我们对外交往的对象,了解对方的需求,提升我们的传播能力,要多交流,敢接触,善于沟通。”柳斌杰认为,每个人都是国家形象的代表者,要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沟通在于真诚地讲道理,不在于在气势上压人。袁明认为,《对面》这本书具有大格局,是在深厚的外交经验的基础上打磨出来的。乔卫兵认为,《对面》是对国家级发言人制度的一个系统梳理,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对话结束后,傅莹与其他主讲嘉宾回答了网络征集问题及北大师生的现场提问。
关于如何做好跨文化国际传播,傅莹认为,国际传播和国内传播有一定的区别,但两者的界限在逐渐模糊,需要注意国内和国际两种语境的期待和综合观感。年轻人要加强对中国国情和对世界的了解,这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柳斌杰认为,应当注重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其他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获得更多的认同。
关于如何看外交本质,傅莹认为外交面对的是世界,背后依托的是国家尊严和利益。外交就是需要通过反复的沟通、协调和谈判,解决国家在对外关系中面临的问题。
关于如何看待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和自由主义,傅莹认为,了解国际关系的历史和概念,有助于了解打交道的对象。中国人自己对这些理论还是不要持非此即彼的简单化立场,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同时,还需要坚持中国的原则和主张。
据了解,“博雅视界”北京大学外事大讲坛由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主办,是基于此前二十余次外事培训所打造的全新外事工作品牌活动。讲坛邀请相关专家分享涉外事务经验,打造理论结合实际、国内接轨国际的专业外事分享交流平台,为北大师生和外事工作者打开一扇全新窗口,立燕园眺望远方,傍博雅广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