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强监管成为互金行业的主旋律。据不完全统计,在2017年,银监会、央行、中国互金协会等多个监管机构从各个方面发布了超过20项监管政策,其中超九成与网贷整改、合规及备案有关。2017年8月24日,银监会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信息披露指引》,网贷行业监管的“1+3”体系(即一个办法,备案、存管、信披三个指引)也正式形成。
回顾去年发布的这些政策,可以看出网贷行业的监管步伐在加快,而且政策更加细致、具体,监管政策逐步落地,也促使行业理性发展的同时逐步走向成熟。
在合规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备案方面,2016年11月,银监会联合工信部、工商总局发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随后厦门、广东、深圳等各地金融办也陆续发布具体落地执行办法。2017年12月,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地P2P整治联合工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做好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整改验收工作的通知》 (57号文),要求在2018年4月底前完成辖内主要P2P机构的备案登记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明确备案节点。
自此,2018年将成为网贷平台分水岭之年,大浪淘沙,备案为王,不能完成备案的平台将加速退出。这对于2007年诞生在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来说,也成为关键节点,十年发展,成败可能在此一举。合规发展,取得备案,成功“生存下来”,才能谋好下一步发展。
57号文明确提出,2016年8月24日后新设的P2P平台,原则上不予备案;自始未纳入整治的机构不予备案;对违反《P2P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的十三项禁止性行为及单一借款人上限规定的平台,相应存量业务未化解完成不得备案;开展过涉及首付贷、校园贷及现金贷等有业务的P2P,应暂停新业务,逐步压缩存量,否则不予备案。
一系列细则对P2P网贷行业备案提出了非常明确、细致的要求。对于亟待获得备案的平台来说,如何整改自身,消化违规业务、完成合规布局成为2018年上半年的头等大事,也是非常大的难题。
首先在消化超额标业务方面,虽然此前有行业报告显示,根据2017年11月底的数据,互联网金融行业人均借款金额从去年同期的11.4万元大幅下降到了4.4万元,进一步向小额分散。但同时数据也指出,同期P2P网贷行业待还金额超20万元的累计金额占比为40.94%,2017年11月待还金额超100万元的累计金额占比为29.43%。
对于大部分平台来说,在单一借款人上限规定下,仍有比较重的消化超额标业务的难题。
此外,在严格要求下,对于涉及房地产首付贷、校园贷以及现金贷等业务的平台,则面临着业务转型的问题。
其次,57号文要求,4月底完成主要P2P备案工作,6月底完成全部工作,对于各大平台来说,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
行业震荡洗盘,已是大势所趋。
根据第三方网贷资讯平台网贷之家统计及预测,2017年12月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1931家,相比2016年底减少517家,全年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一直单边下行,预计接下来网贷行业运营平台数仍将进一步下降,但具体下降速度取决于备案及合规情况,截至2018年底,可能将缩减到800家左右。
在严峻的形势面前,2018年网贷行业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有限且严格的备案资质将成为各平台相互抢夺的焦点。但与此同时,取得备案之后,优化后的市场环境也会给平台带来一定发展红利,比如合规健康的市场环境、金融服务实体的基本要求、以往一些不合规的业务和行业行为的整治等等,都会给合规平台带来更好的发展。
此外,互金行业在中国经历十年发展,无论是平台还在投资人,都在成长。当前我们可以看到,投资人正在逐渐趋于理性,倾向于选择合规的平台、优质的资产。这种成熟的市场环境,将会给合规稳健的平台带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合规平台的资产优势也会更加凸显出来。
从2007到2017年,网贷经过了十年跌宕起伏的发展,2018年,以P2P网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将会以“合规”为准绳进入下一个十年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