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一过,春风送暖,春节前后的苗寨,油菜花开得漫山遍野,过路的行人放眼望去,目光所到之处尽是金黄一片。也许人们还沉浸在新春节日的欢乐里,但不知不觉中,春的脚步就已悄悄进入了农历二月,浅色的李花、雪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以及各色不知名儿的花种相继盛开,把暖人的春天装扮得五彩缤纷。
每年的二月初二,简称“二月二”,对于苗族人来说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日子。我国谚语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但苗族人民对于这个说法并不太了解,也似乎不那么感兴趣,而真正让他们感兴趣的是他们的民族传统节日——苗族祭桥节。
说到苗族的祭桥节,又叫敬桥节,主要功能是祭祀远古以来各地苗族先民们及后代子孙架起的大大小小、供人行走及渡江渡河的桥梁碑石,以求添丁生子延续香火,绵延苗家子嗣,保佑儿童健康成长,使家族人丁兴旺,体现的是苗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
在“二月二”祭桥节这一天,除了最主要的祭桥以外,祭祀古树、碑石、水井、山石、桌凳、米缸、寿竹、砧板、猪食槽、三角木马等,都属于祭桥节的祭祀范畴。据报脚里苗寨76岁高龄的《黄平苗族古歌古词神话·古词·巫词》传承人、苗族巫师杨昌贵老人讲,“二月二”不仅是苗族的祭桥节,同时也是苗族社会里不言而喻的儿童节。因在一年之中,唯独每年“二月二”这一天,所有大人都是围着孩子转的,不仅给孩子们穿上新衣服、新鞋子,还在孩子们身上挂满红绿蛋,孩子们所提出的要求,大人们都会尽最大努力去满足,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开心快乐的过节。
“二月初二,煮红绿蛋,孩子愉快,童颜灿烂。”从这几句苗族谚语来看,可能孩子们老早就知道“二月二”这一天是不成文的苗族儿童节,所以孩子们早上都会起的特别早,洗完脸后哪儿也不去玩了,就守在自家火塘边看大人们煮鸭鹅蛋(通常不煮鸡蛋),并听老人们讲述那些远古时候流传下来的祭桥故事,其故事主要内容是苗族祭桥节的由来(即祭桥节的历史渊源),以及孩子们为什么能在这一天挂满红绿蛋开心的玩耍等等。待鸭鹅蛋煮熟以后,妇女长辈们会把这些蛋分别染上红色、绿色两种矿物颜料,并将红绿蛋一个个装入精心编织的蛋套中,一头留长绳,另一头留须须自然垂下,并将留长绳的那一头编成串,每串几个到十几个彩蛋不等,然后给孩子们挂在脖子上(比较小的孩子则绑在腰上),红绿两色色彩相间,既美观又喜庆,深得孩子们的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红绿蛋不仅可以食用,孩子们还可以拿着这些蛋去和其他小朋友的彩蛋进行互磕,谓之“放蛋打架”,实则就是孩子们自发的“磕蛋比赛”,这样的活动,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是其乐无穷的。当某个小朋友的彩蛋在和多个小朋友的彩蛋连续多次碰过以后,若一方的彩蛋能保持完好无损的,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孩子们就会将此蛋封为“蛋王”,蛋就会得到主人特别的礼遇——找个地方安放起来供大家观赏,直到蛋黄蛋白都风干,而舍不得将蛋吃掉。虽然是自发的“磕蛋比赛”,但比赛毕竟有输赢胜败,不是每年都能独占鳌头的,这得看机遇。小朋友之间彼此磕破了蛋也不伤和气,但却能满足孩子们小小的争强好胜之心。
妇女们早上起来后,主要的任务是在家煮红绿蛋、蒸糯米饭、择葱(或韭菜)来炒蛋等;男人们则从火塘上取腊肉、血豆腐进行清洗、开煮,准备酒肉及香纸蜡烛、花纸、花竹条、花竹签等祭桥物品,在吃过午饭后前往野外祭桥。
祭拜古桥古树,素来就是黄平苗族的一大民俗传统,颇有地方民族特色。从这些民俗现象中不难发现,苗族人民是信奉“万物有灵”理论的,认为山有山神、树有树鬼,桥有桥神、井有井尊,总之认为一切山精树鬼都存在于自然界中,与人类和谐相处,互不侵犯。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当真正剖开表象看本质,就会发现这些现象其实是过去苗族先民们对大自然的普遍认识,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
经笔者分析认为,过去的苗族先民们可能自然生产力极其低下,无法与恶劣的大自然相抗衡,于是在不断的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了趋利避害的重要性,并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民族世界观和民族价值观。而从另一个面来看,苗族人民的做法本质上应是尊重自然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这对于保护古桥古树、保护大自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绿色家园具有积极意义。
“二月二”祭桥节,有心的祭桥人家都会为古桥古树等准备花纸,其寓意不言而喻,自然是为桥神、树神、碑神、水滩之神、井神、桌神、凳神“披红挂彩穿新衣”,以此娱神、祈福、纳吉,求得神灵的保佑,让主家大人小孩身体健康,门户清净平安,诸事顺利,这反映了苗族人民对幸福生活的神圣向往和对实现美好愿望的积极乐观心态。
近年来,随着国家文化部对民族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力倡导,从国家层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省一级也颁布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随着非遗保护法和保护条例的大力实施,民族文化等各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弘扬碰上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作为黄平当地一个土生土长的苗家人,笔者从小就生活在谷陇镇报脚里苗寨的一个集“巫、医、歌”为一体的苗族家庭里,爷爷及历代祖上都是苗族大巫师,奶奶及曾祖母等都是苗族古歌师。记得爷爷常说,曾祖父在世时还是民族民间中草药医师、阴阳师,凭借赤脚行医济世,并保持着“巫医同源”的民族民间中医药特色,造福谷陇镇山凯乡一带的十里八村。
我在这样一个民族文化氛围极其浓厚的家庭里成长,自然受到祖父母所掌握的大量民族文化的熏陶,加上祖父母的耳提面命和积极影响下,使我从小就对民族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因未上小学之前是由奶奶带着的,年纪小无事可做,奶奶就天天教唱苗歌,百教不厌。每次外曾祖母来我家,晚上我都要嚷着老人家给我讲苗族传统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龄的逐渐增长,我在渐渐地长大,并掌握了大量的苗族传统故事、苗族习俗和苗族古歌古词文化。
长大后高中毕业,抱着远走他乡、出去外面看看的想法,2010年我毅然考到了沿海大都市的上海上了几年大学。后因怀着对家乡民族文化的无比酷爱,毕业后的2014年初又回到家乡的文化部门工作,在县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入职,一干就是三年整。工作期间,努力完成上级非遗部门和单位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并在黄平飞云崖每年的“四月八”民族集会期间,协助局领导主持苗族古歌大赛。
在工作以外的业余时间里,极度热爱民族文化的我并没有闲着,为了抢救那些即将濒临失传的民族文化,我风雨未歇,三年如一日的拜访了数十位民间古歌师、巫师、理老、芦笙师,下乡收集了大量的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民族文化资料,在闲暇时进行整理。三年来,一心一意的扑到民族文化的抢救工作中,如痴如醉的享受着民族文化带来的快乐。
现在,我作为年轻一代的民族文化、苗族古歌非遗传承人,有感于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古歌古词)在苗族年轻一代的传承中逐渐衰弱,甚至有断层之趋势,深感老一辈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已不能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随着年轻人们从小外出读书,毕业后又在外地工作,脚步逐渐远离了民族文化生长的这片沃土,年轻一代对古歌古词等民族文化的接触是越来越少,导致对民族文化的陌生感在无形中进一步加重。基于此文化忧虑,2015年夏季,笔者在网络上自主建立了QQ群,并以讲师的身份开展《黄平苗族古歌古词》教学及相关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公益教学工作,此举深受苗族年轻一代民族文化爱好者、古歌古词初学者的热烈欢迎。
民族文化的范围极广,节日众多,分支繁杂,若非有心于抢救民族文化之人,恐怕很难理清这里面的千头万绪,比如苗族祭桥节的一系列祭桥过程,年轻一代基本上就很陌生,能熟悉过程者更是寥寥无几。
苗族祭桥节,是黄平苗族传统文化中颇具民族特色和颇具神秘色彩的一个节日,祭桥贴花纸、焚香烧纸、祭祀酒肉是不宜缺少的环节。因2018年的“二月二”是周末,正好可以扛着相机回家陪家族的叔伯长辈们一起祭桥,此行不仅可以在祭桥活动中记录每一个朴实动人的美好瞬间,还能深入体验民族传统文化所散发的巨大魅力,同时更履行到作为一个民族文化、非遗传承人所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祭桥当天的早晨,笔者和表弟早早的回到了生我养我的老家——报脚里苗寨。一进大门,看见奶奶正在煮红绿蛋,爷爷正在劈柴和取腊肉,二老都在忙,我寒暄了几句,之后问爷爷“花纸剪好了没有”,爷爷表示忙不过来。于是我找来红纸和绿纸,学着爷爷平时剪纸的模样,当起了“巫师”剪起了花纸。爷爷见状,生怕我从没剪过花纸缺乏经验,就手把手的教我,并嘱咐道:“对,就这样,眼睛要注视刀口,下刀要准,出花要干脆,花纹要疏密适中,不要图快,当心伤手。”其间,表弟则在一旁不停地给我拍剪纸的过程,并时不时投来羡慕的目光。
约莫3分钟左右,一朵颇具苗族特色的绿色小花纸图案剪好了,奶奶看到后笑了笑说:“基本学到你爷爷的手艺了,看来以后也是块做传承人的料。”我回答说:“虽然还没赶上老师傅,但今天也算是头一回出师了吧!”大家一笑而过,于是各忙各的去了。
据爷爷说,要想做一个掌握系统民族文化知识、名副其实的民族文化、非遗传承人是很不容易的。在旧社会里,因这个角色基本上都是由巫师、理老、寨老、族长等人扮演,也只有这些人的其中一种才能有资格学习和掌握全部,至于有没有能力到还在其次。
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加快,这些严格的规矩已经在严重淡化了,甚至式微到濒临绝迹的边缘,所以现在已没有了那么严格的要求,但民族的婚丧嫁娶、祭祀鬼神,阴阳两道的方方面面基本上还是要掌握的,具体条款如下:
第一条是要为人正直磊落,有慈悲济世之心,不能唯利是图;第二条是要懂规矩、循古礼,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乱来;第三条是要口齿伶俐、口才好,话会说、词会念、歌会唱、理会论,能说会道;第四条是动手能力要强,手不仅要会做,而且还要巧,做得好、做得扎实;第五条是要理解能力好和记忆力强,师傅一说就懂、一点就明,一听就能记住的才能成大器;第六条是要思维能力强,头脑反应迅速,按理词“议榔”才能使鬼神信服;第七条是要会为人处世,做事有分寸,凡事留退路;第八条是要勤读书识字,并有较高的苗、汉两个民族传统文化修养;第九条是要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博采众长,能出师;第十条是要出师以后须启蒙后学,承上启下,并努力发扬光大。
爷爷说的这十条,在我看来既是对我的严格要求,同时又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也是一个苗族家庭祖传下来的家规家教的集中体现。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后,数十朵小花纸剪出来了,红的绿的,放在一起煞是好看。我完成了剪花纸的任务,收拾了东西放好,奶奶此时也已择好了青葱,接下来就是让我准备祭桥节特有的一道美食——青葱(韭菜)炒鸭蛋。
奶奶拿出一大筐鸭蛋,我一个个洗净磕破,将蛋白蛋黄一股脑儿倒出来放在小盆里,撒上适量的盐和鸡精、辣椒面、花椒粉,倒上少量酱油和醋,再把切好的青葱放进去一同搅拌均匀,颜色黄中带青,准备好油锅就可以炒了。
我负责炒菜,奶奶帮忙烧柴火。因是奶奶一手带大的,祖孙两人配合的自然默契,奶奶的火候也掌握的恰到好处。
在党的好政策下,随着新农村的建设进程加快,现在乡村里煮饭做菜基本上都是用电器,已很少烧柴火了,我以为可以直接用电磁炉炒蛋,但奶奶却说:“今天不同往日,今天是我们苗家的祭桥节,过去祖上的时代没有电,都是用柴火,用惯了,就按祖辈的传统用柴火来烧吧,这样炒出来的青葱炒蛋味儿更香、色更正,祭祀的时候祖辈及神明们可能更喜欢呢!”
奶奶既然这么说,那我也就只能按老人家说的办了。这一席话虽然不长,但却充满了奶奶对已故先人及神灵的尊重与崇敬,深刻体现了苗族“万物有灵”及中国儒家传统里“事死如事生”的孝文化观念。
吃过午饭,家族的叔伯长辈们每家都拎着装有酒肉祭品的篮子、带上锄头和柴刀等开始到奶奶家门前的空地上集中,近20人的祭桥队伍就此出发了。小朋友们只要能自己走路的,也都可以跟着一起去野外祭桥,一路上有说有笑热热闹闹。
我因为要跑摄影,秉持的自然是“哪儿热闹、哪儿有拍法就去哪儿”的原则,于是就没有像往年一样跟叔伯们一路去祭家桥。为了能拍到好的民俗摄影作品,今年只能反其道而行之,让表弟带上剪好的花纸,跟表弟一路飞奔,直接赶到报脚里苗寨全村祭拜的最古老的古桥——“嘎豆杭九”处去进行拍摄。
2017年春,报脚里苗寨依托“嘎豆杭九”这座有数百年历史的垒石古桥和该村寨家族式隆重的祭桥活动,已获黄平县文化部门推荐申报为《苗族祭桥节》县级示范村,并已在山凯村村委会挂牌,下一步将完善资料继续向州省申报。
据老人们说,“嘎豆杭九”这座古老的石拱桥是过去报脚里苗寨建寨之初所修建,由一块块石头垒砌而成,不用一根钢筋,不用一铲混凝土,数百年了依然能正常使用。按当时架桥所立的“村规民约”碑石记载,这座古桥垮冲而架,分两头,靠近苗陇村方向的一头为报脚里上寨所祭,靠近本寨的一头为报脚里下寨所祭。往年祭桥时,整个寨子数百人不约而同的汇聚到该处祭祀古桥,焚香烧纸的烟雾可以覆盖整条山坳,人声沸腾、炮火连天,那场面的热闹劲儿异常壮观。
祭桥的时候,苗族人民往桥头、碑石、古树、菩萨庙贴纸钱和花纸,一直是黄平苗族祭桥的固有特色,贴花纸披红挂彩的历史也由来已久,据黄平苗族古籍《苗族古歌古词·苗族古歌·大歌·仰欧桑》中记载的歌句来看,应可以追溯到我国母系氏族社会的河姆渡时期。
我在贴花纸,表弟则拿手机不停的给我抓拍每个瞬间。待我贴完红绿两色花纸再回过头来看时,环境清幽的古树、碑石似乎顿时有了生气,也难怪老人们说贴花纸是给桥神、树神等神灵们“披红挂彩穿新衣”,看来还真有那么个味儿。不过话说回来,不管有没有那些所谓神灵的存在,但这一切都足以彰显黄平苗族祭桥的民族特色和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了。
按民族习俗,每年祭到最后一座古桥的时候,大家先祭桥完毕,然后把所带的酒肉香纸全部拿出摆在地上,请家族中德高望重的老者为大家挨家挨户的平分,每家一份,苗语谓之“分繁衍、分富贵”,分好了以后,大家再聚餐,喝酒、吃肉、划拳,一个家族的人们有说有笑,会唱古歌的人们则唱起《苗族古歌古词·古歌·祭桥繁衍歌》,直到夜幕降临方归。
晚上回家前,大家也可以通过协商在家族中某一家再聚餐喝酒,并唱酒歌到深夜;当然,也可以不聚,直接各自回家,这需要视每年家族里祭桥人员的意愿而定。但无论如何,从野外带回来的东西都要先各自带回家,到堂屋的神龛下焚香烧纸、斟酒掐肉告慰祖先家神,大概意思是:“今日出门祭桥归来,感谢桥神耇九耇当送来子孙魂魄,今带回子孙之魂和繁衍富贵,一并向历代先祖之灵禀告,请先祖认领归宗,日后好添丁生财,延续我门香火,绵延我庭子嗣。”禀报结束,又说一些吉利的话语请祖先保佑等等。到此环节,祭桥节就算是真正的结束了。
总体而言,苗族祭桥节的祭祀行为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更重要的苗族人民根深蒂固的“修桥补路”的理念,对保护苗族地区自然生态、不随便滥砍滥伐、让森林保持较高的覆盖率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值得我们和后代子孙学习和效仿,更值得大家宣传和提倡。
(杨政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