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频道-logo-城市-190x54

青年强,艺术兴——从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看文艺原创力

2017-11-10 09:24:14  来源:新华社  编辑:李胜兰

  新华社上海11月9日电题:青年强,艺术兴——从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看文艺原创力

  新华社记者吴霞、郭敬丹

  近几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人们越来越多听到“委约”这个词。

  所谓“委约创作”,就是要求青年艺术家提供自己的原创作品,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提供资金和平台,扶植有潜力的艺术家进行创作,为他们提供创作基础和艺术家的指导。

  正在进行的第19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扶青计划”下的“委约作品”实现了“井喷”:用传统民乐刻画古典英雄人物内心的音乐剧场《霸王》,将中国笛与弦乐声部交叠的跨媒介音乐会《无名之镜》,小剧场实验越剧《再生·缘》,用超现实艺术手法创作的昆曲《长安雪》,“青春版”川剧《聂小倩与宁采臣》……这些令人难忘的演出,都来自青年艺术家的原创。

  时间回到6年前,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的9位青年艺术家受艺术节“委约”,以“上海·梦”为主题,用艺术作品表现新锐活力、诠释美丽中国,为观众带来极具新鲜感的先锋艺术。自此,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应运而生,扬帆起航。

  “扶青计划”诞生的第二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与上海戏剧学院联手打造“青年艺术创想周”活动,并面向全球华人展开招募。截至今年,“青年艺术创想周”活动共推出500多场演出。

  2015年,“扶青计划”“委约作品”、音乐电影《斩·断》在艺术节交易会期间首演,获得海外买家青睐。2016年1月,《斩·断》赴美国纽约亚洲协会、国际演艺协会年会进行推介演出;同年,《斩·断》相继赴匈牙利布达佩斯之秋艺术节、香港新视野艺术节、印度新德里艺术节、英国南岸艺术中心演出。今年10月,《斩·断》赴澳大利亚澳亚艺术节演出……《斩·断》只是“扶青计划”硕果累累的一个小小缩影。“这样的硕果还有许多,培育硕果的工程还在继续。”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副总裁李明说。

  立足传统艺术进行传承创新,一直是“扶青计划”的亮点。聚光灯亮起,西楚霸王项羽身着红袍、怀抱琵琶,坐在舞台右侧的一张老式方椅中;左侧的角落里是站在大鼓旁的刘邦,一袭黑衣,形成鲜明的对抗。青年琵琶演奏家俞冰的全新作品音乐剧场《霸王》以一曲琵琶和大鼓交融演奏的《初鞘》开场,首次用音乐诠释了项羽的浮沉人生。“我用琵琶触碰历史,体察自然,抒发情感,感怀世界。而在艺术节‘扶青计划’的平台上,可以让我们遇见未来。”俞冰说。

  6年来,上海国际艺术节共“委约”59位青年艺术家,创作50部委约作品,“扶青计划”已成为艺术节充满青春活力的靓丽品牌。

  “‘扶青计划’为年轻人提供了包容的环境,吸引年轻人勇敢来试、勇敢来闯,展示青春智慧。”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执行副秘书长、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说。

  “虽然有些作品还需要修改完善,但这些作品都是传统戏曲现代化的有益尝试,尤其都是年轻人在做,吸引年轻人来看。创新不断、惊喜不断!”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说。

为您推荐

新闻
军事
娱乐
体育
汽车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