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书展今开幕,900多场活动覆盖全市16个区
以阅读之名,放大城市文化“热岛效应”
■本报记者黄启哲
在阅读中遇见最美的风景。一年一度的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今天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从来不是只看有多少高楼大厦,或者产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更应着眼于城市“人气的聚拢”。这就需要有既能展现文化的高度与广度,又尽可能让百姓参与其中的文化盛事,放大城市文化的“热岛效应”,产生强大的文化向心力。
七天的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将汇集全国500多家出版社的15万余种图书;有900多场文化活动以及免费讲座覆盖全市16个区。上海书展将真正实现“书香满城”,让阅读深入上海的肌理。
用不断创新的活动机制,把读者推向品质阅读的“深水区”
唤醒人们对于读书的兴趣固然值得欣喜,而更进一步,就要把读者推向品质阅读的“深水区”,真正畅游书海。所以,作为全国性的书香盛会,上海书展没有把眼光仅仅停留在参展机构、参展图书种类、观展人次等数字的简单增长,而是在推广更有品质、更有价值的“深阅读”方面进行深耕。
要在书展的平台发现读书的魅力,推出充满创意与情怀的活动或许是抵达心灵深处的一个有效途径。不论是从书展活动延伸至全年举办的“思南读书会”,还是持续24小时的“全球文学12时区”活动,都在不断拓展阅读的可能性。在今年上海书展上,一场名为“直播上海文学地图”的朗读接力活动即将展开。从书展中心会场出发,多位文化名家将在上海作协、巴金故居、绍兴路、思南文学之家等场所诵读文学经典。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也是记忆的载体,在上海这座与中国出版业、报业、现当代文学史紧紧相连的城市,有着许许多多可以在漫步中细细品味的街区与场所。
正是这样一些无法量化的创新与努力,赢得来自远方的赞誉。英国《泰晤士报》的文学增刊,一个有着110多年历史的老牌文化出版物,已连续三年为“上海国际文学周”免费刊登广告。作为上海书展的子品牌活动,“文学周”今年刚满七岁,能够得到海外媒体人的致敬,理由只有一个———这是一场难得的高品质而纯粹的文学盛会。
作家孙甘露说:“有人说,阅读和写作的过程是私人的,但是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在一场又一场高质量的讲座和论坛中,人们将找到阅读的共鸣。
有关阅读的每一件小事,才是这座城市人文温度的真正体现
见微知著,衡量这场文化盛会人文温度的,是每一个参与者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每当想起书展,展览中心门口读者等候的长队便会第一时间浮现在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的脑海。书展所汇聚的人气,也为出版人提了士气。作为参展方,每年中华书局都会安排新书的编辑来书展“站台”。在这里,他们能感受到读者对阅读一年高过一年的热忱。作为出版人的骄傲与自豪不言而喻。
在历年书展收获惊喜与满足的更有一批海外作家。思想透过文字,跨越了语言沟壑与地理距离,在上海激起层层涟漪。曾在上海过了82岁大寿的奈保尔感慨:“我去过美国、加拿大和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地方,但从没想到会在上海发现这样的对诗歌、对文学的热情。”前一年10月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阿列克谢耶维奇,去年就被请到书展现场,从白俄罗斯明斯克到中国上海,她不仅感受着体表温差,也在与中国读者交流中收获非虚构文学写作的心得。由书展促成的上海之旅,更成为海外作家的创作素材,《云图》作者、英国作家大卫·米切尔就曾借参加上海书展之便,特意到外滩进行实地考察,把眼中的外滩写进了新作《骨钟》。
作为上海书展真正的主角———读者,也得到了书展的最高礼遇。与书展携手漫步十多年,在无数动人瞬间中,世纪出版集团副总裁阚宁辉首先想到的,是2012年8月21日的那个书展闭幕的晚上。当最后两位读者———从河南来沪的母女,从书展会场走出,得到的,不仅是出版人、志愿者、活动负责人的夹道致意,同样也得到一张第二年书展的邀请函———成为明年第一批踏入书展大门的读者。这份温暖的寄予是相互的,五年来,每一届“最后的读者”,都如约成为了第二年、甚至每一年的忠实访客。告别之日就是相约之时,书展在年复一年中与这座城市的人们互相滋养,同生共荣。而这些微小的故事,也标记着上海深厚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