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汕头7月2日电 题:走访广东汕头“侨批”记忆广场 寻找侨批故事
中新社记者 李怡青
记者2日探访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侨批纪念地的广东汕头市西堤公园“侨批”记忆广场。
“侨批”是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及后来的金融邮政机构寄给家乡眷属的书信和汇款合称。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下半叶长期流行在海外华侨华人的侨居地与东南沿海侨乡之间,流传时间长达150多年。
2013年侨批档案申遗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记者在“侨批”记忆广场看到,下沉式记忆景墙、拉膜平台等,展示的一幅幅“侨批”让游人们仿佛经历了一场“侨批记忆之旅”。
汕头的西堤地块见证了汕头从渔村、码头,到港口、商埠的时代变迁。“侨批”记忆广场与大海交相辉映,游览其中,“侨批”“记忆之流”“批局”“过番纪念码头”等元素,让人们真切感受先辈那段背井离乡奋斗的艰辛,体验当时的海外乡亲通过侨批寄托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在记忆广场呈现的汕头历史名街区、一个个著名的“批局”瞬间把人们的记忆拉回到百载商埠商贾云集的时代。脚下的“地图广场”,更突出一幅幅侨批和当时海外游子的离愁别绪。
管理处负责人李向东介绍,该处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侨批纪念地,汇集了不少侨批后人的记忆,也是寻访侨批后人的主要负责单位。2017年初,汕头市政府发布《关于寻找侨批后人的公告》。广东省住建厅、省文化厅、省档案馆组织和中国南粤古驿道网发起了“驿道依旧在,故人何处寻——寻访侨批银信后人”活动。
依托汕头市西堤公园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侨批纪念地,管理处工作人员踏出了从“研究侨批这一文献本身到了解背后家族及其故事”的脚步。目前已经寻访到20位侨批后人,其中既包括接收侨批的侨眷及其后人,也有分发侨批的批局后人。
李向东说,有时因侨批后人年迈,无法一次将往事叙述完整,工作人员总是耐心地将每次的内容记录在案,过后再进行整理和汇总,渐渐“拼”出侨批后人的故事,并通档案馆、侨批文物馆等求证。
他们诚邀更多有故事的侨批后人,一起分享那些岁月的故事,希望更多的人促进侨批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