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遇上非遗,传承之美不再沉睡!
2024-04-17 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当前文化与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深度融合,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技术赋能下,以非遗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发生了深刻变革。新一代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关联技术,推动非遗数字文化从产品创意策划、生产制作到营销推广的全链条革新。在持续提升知识溢出效应中,人工智能技术为非遗产业的创新性发展提供无限可能。科技与非遗的深度碰撞,到底将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当AI遇上非遗,传承之美不再沉睡!

  纹样精美的马面裙 来源:人民网

  数字时代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保护

  《国家宝藏》《非遗里的中国》等纪录片走红网络;精品影视剧频频“牵手”传统非遗;被喻为“新年战袍”的马面裙、新中式服装火出圈;越剧《新龙门客栈》一票难求......近些年,包含非遗元素的文化产品屡屡成为爆款。这些现象级文创的出现,不仅源于大众对传统文化的强烈认同,也彰显出非遗文化在数字时代的无限生机。

当AI遇上非遗,传承之美不再沉睡!

  越剧《新龙门客栈》剧照 来源:杭州发布

  非遗是人类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回顾非遗保护的历史,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4年中国正式加入《公约》,拉开非遗保护工作序幕。历经20年努力,截至2023年底,中国已认定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已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当AI遇上非遗,传承之美不再沉睡!

  2022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名册)来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当AI遇上非遗,传承之美不再沉睡!

  台州刺绣又称海门雕绣,在当地传统彩平绣基础上吸收欧洲雕、抽技艺而逐渐形成,以独特的“雕平绣”闻名于世 来源:钱江晚报

  “睹乔木而思故家,考文献而爱旧邦,见非遗而知中华。”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不仅凝结着精湛技艺与古老智慧,更蕴含着真实可感的匠心精神和东方美学,也彰显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非遗如何在数字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非遗承载的文化精神如何融入年轻群体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认同,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非遗保护的重要问题。

  AI介入非遗传承保护的各个环节

  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发展使非遗传承与保护突破了传统载体的局限,迈进了全新的数字媒介时代。在科技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下,一系列智能科技逐渐融入非遗保护的各个过程,重塑非遗活化路径。

  AI重塑非遗保存模式。虽然中国的非遗数量庞大,但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经济水平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许多非遗已经慢慢消失或者已经濒临消失。持续演进的数字科技成为让非遗重焕生机的重要手段。例如,3D 扫描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重现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则可帮助构建非遗数据库,这些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对非遗进行高精度的内容捕捉,为非遗的存储、记录和再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揭示非遗演变的规律与趋势。

当AI遇上非遗,传承之美不再沉睡!

  上海豫园灯会 来源:上观新闻

  AI重构非遗体验场景。人工智能的介入让大众以一种新颖的交互方式接触非遗、体验非遗。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人们可以模拟和重现非遗项目的场景,创新非遗的表现形式,进而提高大众体验的沉浸感,让参与者对传统文化产生更强的情感联系。从敦煌研究院的全景漫游项目到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的“报恩圣境元宇宙”,再到上海豫园山海经主题的AR灯会, 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加深虚实空间的连接,为大众带来从“在线”到“到场”的感知力重塑。

  AI创新非遗传播方式。在内容生产端,AIGC可以快速、高效完成大量数字原生内容的生产,推动非遗的数字化进程;在传播模式上,新一代人工智能结合多维信息展示、互动协作、虚拟学习等方式,让数字文化内容突破传统时空的限制,实现快速链式传播,为大众提供全新的信息体验方式;在信息推荐和筛选上,借助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技术,可以更加准确地分析用户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定制化的推广策略,向用户推送个性化的传统文化内容,实现精准传播。

当AI遇上非遗,传承之美不再沉睡!

  《流光拾遗之旅》 来源:文化报

  AI推动非遗跨界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丰富已有的非遗创作形式或者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例如,通过深度学习算法,AI可以学习非遗传统绘画、雕刻等技艺,创作出结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独特艺术品。AI数字科技也可以推动非遗元素跨领域融入现代家居、游戏动漫、影视音乐、服饰等行业,催生大量新的产品和服务形态。例如《原神》推出的长期项目《流光拾遗之旅》,邀请数位非遗传承人还原游戏元素,以虚实交互的方式介绍各类精美非遗,助推中华文化在全球青年群体中的传播,让非遗再次焕发出充沛的生命力。

  AI赋能非遗传承保护的创新方式

  在数字时代,AI赋能非遗传承保护离不开数字化知识体系的构建。而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打造参与式的数字化保护传承模式,也是确保非遗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得以延续的重要手段。

  利用AI实现互动化和游戏化是非遗保护传承的机会点。荷兰学者约翰·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一书中写道“文明是从游戏中诞生的,游戏是最古老的文明”。人工智能的介入之下,游戏体验的真实感、互动感和沉浸感得到了很大提升,为文博发展提供了新的传播形式。非遗不再是古迹中沉睡的文字或博物馆里被层层围挡的文物,而可以采用游戏式的情景设定,通过引入交互设计和游戏机制,吸引观众在游戏视听空间中进行体验。

当AI遇上非遗,传承之美不再沉睡!

  汉服人物插画 来源:中国青年网

  建立AI加持下的产品思维与标准化供应链。产业化是非遗项目保持勃勃生机的手段和目标,这要求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和相关方在各个环节时刻保持产品思维。而要实现产业化,最关键的因素是产业链。专业人士指出,在将产品商业化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包装设计,更重要的是供应链设计,建立明晰的标准和安全高效的供应链才是行业有序发展的根本。AI在其中大有可为,一是AIGC、元宇宙等技术在产业链的降本增效方面拥有极大潜力,二是人工智能将会在产业链聚合方面催化出更多创新和变革。

当AI遇上非遗,传承之美不再沉睡!

  “会动的”《清明上河图》新媒体艺术展 来源:纵相新闻

  建立非遗保护传承的数字化知识体系。在数字时代,原真性保护是非遗保护工作的核心。基于此,为了深度挖掘非遗的文化价值,确保文化传承的完整性,我们可以建立上下联通、区域共享的开放型非遗数据库,打通非遗数字资产的共享瓶颈,确保数据的可利用性和实用性,同时应将跨领域、跨类型的知识对象连接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网络,将更多的民众和机构链接起来,让科技理性与非遗的文化性更好地融合。

  创新非遗参与式数字化保护传承体系。非遗作为人类实践的产物,非遗的非物质特性决定核心主体是人。数字时代改变正在非遗传播的受众和渠道,而非遗传承人通常是数字时代的“弱势群体”。帮助非遗传承人提升数字技能、打破和年轻人之间的数字鸿沟,成为数字时代语境下的新命题。科技公司、高等院校等各方可以实现跨界合作,利用AI等科技手段拓宽非遗人才的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帮助他们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同时,也可以建立以民众为中心、自下而上的数字赋权体系,赋予传承人话语权,激励他们参与数字化产品的设计与开发,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数字传播意识。

当AI遇上非遗,传承之美不再沉睡!

  春节期间,游客身着传统服饰在洛阳体验沉浸式项目 来源:人民网

  非遗,始于历史,亦行于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中华民族永续传承的人文精神与道德规范。当古老的非遗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当熟悉的技艺编织出未来的模样,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意义得以显现。数字浪潮滚滚而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也需紧跟时代脉动,让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科技成为非遗保护传承与活化利用的新动能。

  参考链接:

  1.https://mp.weixin.qq.com/s/W3j6zbgy-BQWj9421iFXkw

  2.https://mp.weixin.qq.com/s/Custcwc06jsJdR5fRD4Aag

  3.http://culture.yunnan.cn/system/2023/11/06/032822149.shtml

  4.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4477938713909688&wfr=spider&for=pc

  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86313141500394394&wfr=spider&for=pc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