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上文创”打造不落幕的博览交易平台
文汇报  2019-08-01 11:04:59

“海上文创”中华艺术宫店昨天正式开业。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本报首席记者 黄启哲

  上海首家文创产品博览交易平台——“海上文创”中华艺术宫店昨正式开业。这标志着上海永不落幕的文创产品博览交易平台启动。

  记者昨探营“海上文创”中华艺术宫店,这个位于一楼序厅右侧的空间人气颇旺。160平方米的店铺内,62家文化文博单位、文创企业入驻,上架产品约800种。

  “海上文创”不仅展示零售丰富的文博文化单位产品,更集聚了版权洽谈等功能。记者获悉,开幕首日,就有包括上海博物馆“牵手”上海龙头家纺有限公司合作在内的三个授权合作意向签约。而中华艺术宫之后,“海上文创”有望做成连锁店,进驻上海文化地标、旅游景点、重点商圈、交通枢纽,豫园、迪士尼旅游度假区、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等上海热门景点已在计划之列。

  以“永不落幕”的实体平台拓展市场

  “海上文创”中华艺术宫店中,产品分为海派荟萃、华夏生辉及世界博览三大板块:远在大洋彼岸的大英博物馆送来埃及法老U形枕、圣甲虫开口戒指等丰富产品;文博“国家队”代表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带来的斗转星移小夜灯、聊斋图说图册3D立体贺卡,让再平常不过的小产品有了华美的一面……

  上海博物馆、一大会址纪念馆等更是不愿错过在上海“主场”集中亮相的机会:上博携手迪士尼开发的“爆款”文创在此常驻,一大会址纪念馆的石库门手绘图案已然印在了光明牛奶的包装上……最有趣的要数印满市花白玉兰的文创扭蛋机,扭蛋里随机放置店铺内的多种文创小产品,开启了文创产品购物新玩法。

  上海缘何有此创想?早在今年三月的上海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推进会议上,就有从业者提出,文创产品是传承文化的新兴载体,不仅能够彰显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更可以亮出上海品牌“金名片”,建议为上海各文化文物单位的文创产品打造延伸销售平台,通过集合店的样式,擦亮上海文化品牌,拓展文创产品市场。三个月前首次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更用四天时间的演艺和文创产品博览会,印证了集中呈现带来的溢出效应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博览会期间,5700余种文创产品吸引观众超过五万人次,销售额超过3400万元。如何让不到一周的博览会发挥其溢出效应?一个永不落幕的文创产品博览交易平台创意就此酝酿。

  这一创想赢得业界叫好。对缺少专业团队的文化文物单位来说,他们迫切需要盘活资源,以文创产品这一新兴领域进入人们视野;对上海市民、海内外游客来说,更是需要一个能将海内外文创精品一网打尽的平台。

  以授权推动文创产品向产业纵深迈进

  “海上文创”可不满足于做一个文创产品的实体店,而是要在文创产品授权开发上迈出一大步,将上海独有的文化文物IP资源与丰富的设计活力、优质的品牌资源进行跨界对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首批逛店的人群里,就有不少前来寻求合作的文物文化单位“掌门人”。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就前来为团队与金枫酒业合作的产品“打样”,她直言“海上文创”平台的搭建“太解渴了!”

  原来,此前上海昆剧团也曾推出文创产品,如此前《临川四梦》在全国巡演屡创戏曲票房纪录时,剧团也委托设计团队推出了同名四本古籍样式的精装笔记本。但对于戏曲院团而言,合作和营销渠道仍是短板。谷好好表示:“戏曲文化资源太丰富了,戏服上的刺绣图案、演员的妆面头饰、舞台搭建的场景,都可以作为设计元素,融入品牌包装。”

  她的思路已在上海博物馆授权迪士尼的米老鼠上得到印证。大克鼎上的青铜纹“穿”在了米奇玩偶的身上,既保留文化韵味,更增添时尚气息。

  除了通过IP授权方式推动产品向产业纵深迈进,未来“海上文创”还将整合线上、线下以及城市生活消费场景等多个渠道,探索文创产品多层次多渠道体验式营销这一新模式,建立完整营销体系,推动规模化发展。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组长周慧琳出席“海上文创”开幕活动。

编辑:刘征宇
在信息的海洋中为您导航陪您去周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