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我们一行抵达峨眉山的时候,勃勃生机在大地间涌动,这是一个成长的时节,到处都是让人迷醉的翠绿色风光,春天的符号比比皆是。
峨眉山春笋,就是这春天里的文化符号之一。
峨眉山给我最初的印象就是这里无处不在的禅意:回荡在30多处寺庙中的梵音;茁壮于茂密竹林中的春笋,还有可以入药的的各种绿色植物……大自然在峨眉山一方面像一位哲学大师,另一方面又像一双无所不能的神手,将世间万物点染的形态各异,充满辩证。比如,异彩纷呈的崇山峻岭、夺人心魄的川泽瀑布等,让峨眉山形成了无数景色秀丽的山川名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展示着生命的独特和高贵壮丽。之前,我拜访过祖国的一些名山大川,现在看来,它们和峨眉山比起来各具风情,一个山有一个山的性格和秉性,各有各自的内涵,各有各自被游人喜爱的缘分和理由。
所以,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才有了包容这样的词句;才有了“一方山水养育一方情”的语句,对于峨眉山来说,这“情”字的背后,就是峨眉山的真善美。
我是从下榻的峨眉大酒店去报国寺的山路上巧遇峨眉山竹笋的。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竹林依托的大地被一层低矮的绿植覆盖,在这让人怦然心动的绿植间,破土后的竹笋,来不及打量迎接它的世界,便以自己的旺盛的生命力成长起来;那些吸吮了充足大地养料的竹笋,成长速度极快,有的已经化着新竹,它们的志趣在于诞生大地,走向人间,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竹子永远的奉献故事。
竹笋和竹林拽住了我前行的脚步。我小心翼翼地步入竹林,然后俯下身来,静静地观察着竹笋,我用自己的跳动的心和它成长的心对话。在静谧中,我竟然读出了它的韵致,我听到了竹笋悦人心灵的对白,这是生命的另外一种美丽,更是生命的咏叹,人的心灵在同竹笋对话中,拓展了空间,得到了迅速的净化和提升。
曾国藩先生尤其爱竹,他把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句写成条幅悬挂在自己的房间,每天诵读。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于潜僧绿筠轩》中关于竹子的审美意蕴,至今令人回味无穷。一直以来,中国人对居住环境都有相当高雅的品味,故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谈,这是对竹子的高度评价。自古就有梅、竹、菊、兰岁寒四友之谓,人们寄予期许,把这些植物人性化了,而竹子代表的是超凡脱俗,清新高雅,节节升高,其中,表达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相互依赖的哲学精神。
竹子是竹笋生命的延续,它坦露着大地的心声,是大地对人类馈赠的一种生命载体,其中包涵的深度,是常人所难以理解和把握的,这也是峨眉山禅意浓烈的一个方面。
一位从报国寺下山的大师和我在竹林间不期而遇。这位大师面容和善,气度不凡。我们互道问候,便聊起了峨眉山的竹笋。
这位大师文化底蕴极其深厚。他介绍说,峨眉竹笋历史悠久,明代胡世安《志竹变》中就有记载称“峨山竹品种最繁……僧人干之饼之,以供餐遗。”峨眉山竹笋“四季可觅之山中”,资源丰富。到清代峨眉山竹笋已经发展成市,“日销百担”,成为峨眉山山区农家副业之一,可谓“靠山吃山”。
我打开采访本,认真地记录着报国寺这位大师对峨眉山竹笋的解读。
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
峨眉山竹笋品种很多,有鲜笋、盐渍笋等。鲜笋以产地分类又有龙洞笋、龙池笋、二峨山笋、四峨山笋……但其味不及大峨山(峨眉山)笋。以竹类分类又有红花笋,呈紫红色,茎粗壮,首推大乘寺及龙洞一带所产,鲜脆而香,有水果味。鱼笋,短小白嫩,其它慈竹、苦竹、金竹都可采笋,风味各异。近年来,峨眉苦笋产销量很大,深受消费者喜爱,已销售全国等地。
我记得,一部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电视专题片对峨眉山竹笋的吃法有如下描述:
人们从四川峨眉山获得带壳的竹笋后,剥去笋壳,切片,喜欢吃略带苦味的可以直接炒肉;喜欢不带苦味的用开水加盐捞一下(大约1分钟左右,和陪肉片一起炒);竹笋富含粗纤维利于消化,微苦降火;适合各类人群……
竹笋,一方面能吃,可以咀嚼出大地的芬芳;竹笋,另一方面可赏,可以从中找寻到世间的空灵安宁;竹笋,还可以感悟,可以从中品味出成长的坚定和向上的百折不挠;同时,竹笋还可以把人们引领回心灵悠远的天堂。
眼下,峨眉山春笋长势良好,成为春季峨眉山大地上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朋友们,约起吧!
(韩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