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山西长治潞商后裔守护400年古村落 官民合力“留住乡愁”

中国新闻网2018-07-27 09:47:21

  中新网长治7月26日电 (记者 李新锁)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在山西东南太行山腹地,早期晋商代表——潞商的后裔子孙守护着祖先的深宅大院数十年。如今,在官方、民间合力保护下,这片延续数百年的古建民居正在恢复生机。

  25日,在长治市郊区西白兔乡中村中央,一座崔府君庙前,刻着“园岚拱翠”字样的牌匾带着斑驳的时代印记高居门楣中央。大门两侧,崭新的对联和依旧鲜艳的灯笼映衬出这座古村的新生。

  明清晋商院落绵延400余年

  在山西,随着晋商大院旅游的兴起,外界对晋商的认知、兴趣日渐浓厚。然而,世人大多将目光聚焦于诸如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等地的晋中商人,往往忽略了早期晋商。

  据介绍,作为早期晋商的代表之一,发端于山西东南部的潞商可谓翘楚。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资深晋商研究专家张正明认为,明末清初,泽潞商人依靠丝、铁和手工业声名鹊起,成为当时最富有的商人群体。在中村,以申家二十四院的主人为代表的申氏家族即为潞商一脉。

  对此,申氏后人申桂真表示,在时代变迁和人为损毁下,申家二十四院中,保存基本完整的院落还有8处。在400多年的时代演变中,申家大院和周边古建、民居大体延续下来。因此,2014年,申家大院所在的中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站在村中,环顾四周,在上党盆地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带,中村北依小寒山,西临漳河水,的确是一块农耕时代的宝地。据申氏族谱记载,申氏先祖在明万历年间从潞城县天贡村迁居至此。全村现有1300余人,申姓族人占七成之多。

  行走在中村街巷,旧时商道车辙明显,古建民宅规模宏大,大小庙宇古意盎然。因为是申氏族人的聚落,当地村民对这些古建有着天然的感情。

  申桂真现年65年,从中村村委会卸任后,10余年间,他走访大江南北、广泛联络全国申氏后人,专注研究、搜集当地建筑、族谱、商业文化。

  据申桂真介绍,申家大院现存当铺、油坊院、醋坊院、盐店院、裙院等诸多功能院落。从明嘉靖年间到清嘉庆末年,申氏家族前后兴盛270年。鼎盛时期,申氏家族横跨食盐、铁器、丝绸、当铺等行业,产业遍及陕西、河北、河南、江浙等省。

  在一处修复后的当铺大院内,申桂真搜集的申家杂货铺对联有这样的描述——“货聚川广吴闽越,财通秦晋魏燕齐”。

  申桂真说,从现存的当票、地契、票证、书信等实物可知,申氏家族当得起早期晋商代表。

  在随后的岁月动荡中,申氏家族家道中落,但申氏后人保护祖宅的努力却始终如一。

  在崔府君庙前,村民申双喜说,从上世纪六十七年代开始,村民就自发保护古建筑。在特殊年代,村民们用泥巴覆盖住砖雕、木雕,才使得这些宝贝延续至今。近年来,随着部分居民的外迁、流失,部分古宅建筑构件遭到盗卖,但多数村民都能自发予以保护。

  官民合力延续古村落生命

  实际上,早在2007年,长治市郊区政府就组织过“潞商”与申家二十四院学术研讨会。从那时起,围绕中村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就已启动。

  期间,申桂真和中村人先后通过招商引资、自发筹资等渠道,修复老宅、改善配套,积极对外推介申家大院和古村落旅游。

  几年前,中村和山西省旅游投资集团共同成立中村旅游开发公司。在修复了拔贡院、阁楼庙等建筑后,因为资金、产权等原因,中村复兴步伐暂停。

  在一份《中村建设规划图》中,在图纸上复原的申家大院、古庙街巷重现了当年这座晋东南古村的气势和风貌。

  申桂真说,这10年间,我们一直没有放弃保护、开发古村。平日里,我们通过宣传教育,引导村民保护、修缮古建,摒弃出售、倒卖建筑构件,以此延续古村生命。

  近年来,随着国家层面对传统古村落保护、修复的重视,“留住乡愁”渐成社会各界共识。

  据介绍,2018年,中村获得300万元专项修复资金,用于古民居修复。申桂真说,国家重视程度提高、村民保护意识觉醒,这种改变让他充满信心。

  申桂真表示,目前,中村仍然在积极推介旅游,期望能尽快引进合适的企业,把这座明清古村展示到世人面前。

编辑:尹红燕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