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有个“工匠世家”,祖孙四代与“手艺”为伍,用刻刀雕刻着作品与岁月,生动诠释着工匠精神与坚守的内涵;刘文元、施福林夫妇言传身教,以温良淳厚的家风,培养出从事砖雕、木雕、石雕,以及建设行业的儿孙辈,并各有建树。
今年80岁的刘文元一生以木匠为生。 从15岁时起,刘文元便跟着父亲刘杏卿学木匠。 在父亲的手传身教下,刘文元的手艺日益精进。凭着精湛的木工活和家具雕花绝技,刘老赢得了“刘半仙”的美誉。
刘师傅一有空就扎进自己的小工具间整理擦拭器具。他说,这些“宝贝”大多是父亲传给他的,时间最长的已有100多年。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因手艺受益的刘文元,看到儿子们的天赋和兴趣,决定让儿子们每人学一门手艺安身立命,同时也希望将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他让大儿子刘一鸣学砖雕,二儿子刘宝洪学木雕,三儿子刘宝华学石雕。
刘家小辈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凭着对事业的满腔热情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成为各个行业内的佼佼者。 大儿子刘一鸣精心研究苏派砖雕,在吸收借鉴其他砖雕艺术流派精华的基础上潜心钻研,成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苏派砖雕代表性传承人。他曾为中国国家博物馆设计制作砖雕贵宾厅,获得“荣誉砖雕大国工匠”称号。
二儿子刘宝洪凭借精湛的技艺成为苏式明清家具制作的杰出传人,并被评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
对于红木家具制作,刘宝洪有着近乎执拗的要求和坚守。他说,“每一件红木家具都是我的女儿。”他的产品供不应求,最远销到美国。
三儿子刘宝华精于石雕,现在已经是横泾一家石雕厂的厂长,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如今,刘家的手工艺已经传承到了第四代。刘一鸣的女儿刘梦溪大学毕业后跟随父亲学习砖雕设计制作,至今已有八年,2017年入选“指尖苏州 十佳巾帼匠星”;刘宝华的儿子刘润阳也师从自己的伯父刘宝洪学习明式家具制作。
“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刘文元老人虽然年过古稀,但他一刻也闲不下来。前不久,他瞒着家人一人坐长途客车去嘉兴南湖参观。回家后,他戴着老花镜花了三个月时间打造出了一条仿制“红船”。
在刘宝洪家的客厅里,至今还保留着他爷爷刘杏卿在1925年制作的一套榉木家具,看上去简洁雍容,做工精细,线条流畅而饱满。 “从一套家具就能看出这个制作人的人品。”刘宝洪称,他们祖孙几代人都有“一根筋”的特点,“无论何时何地,做事都一板一眼,严谨踏实。”
刘家的宅院设计建造都由父子几人合力完成。
在父亲面前,刘氏三兄弟永远都是学生。图为刘师傅言传身教,给三个儿子讲述木雕用刀的技法。尽管文化程度不高,但刘文元老人对构图和造型似乎有着天生的领悟能力。他的木雕作品线条流畅,造型精美,被众多名家收藏。
刘老从箱底取出一幅画自豪地介绍,“这幅《花木兰》是我1957年画的。”
在老刘家,传承的不仅是技艺,还有良好的家风。“记得很小的时候,爷爷就给我们立下各种规矩:吃饭要等人到齐才能动筷,夏天再热也不能光着脚,外出、回家都要与父母亲打招呼……”回想过去,刘宝洪等人认为,正是这些严格的“规矩”给了他们兄妹做人的行为准则和与人交往的端正态度。
刘老夫妇翻阅老相片,给小辈们讲述家事家史。
在对儿女的教导方面,刘文元的老伴施阿婆多年来用自己的言行,给他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结婚六十多年,施阿婆与老伴相亲相爱,每天忙着操持家务,服伺孩子。她将公婆当做亲生父母一样奉养,从没和他们红过脸。远近的邻里也都夸她人慈善、好相处。这张雕花床还是施阿婆结婚时置办的,由刘师傅亲手打制。施阿婆笑称,“当时就是被他的一手好手艺打动的。”
在刘家院子里,有一棵祖辈在半个多世纪前种下的榉树,如今已枝繁叶茂,它栉风沐雨,见证了刘家四代人为传承振兴传统工艺做出的努力,也见证了世代相传的优良家风。“我们要将这种坚守和好家风世代传承下去,让技艺与家风亘古绵长。” 刘宝洪说。图为刘家人在老榉树下合影。(胡永春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