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甘肃山丹抢修加固“露天长城博物馆”汉明长城

中国新闻网2018-05-09 08:55:51

  中新网兰州5月8日电 (郭蓉 张婧)甘肃山丹县文物管理局局长张励8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透露,山丹县多年来通过专业加固维修、设防护网、建防洪工程、民众自发守护等多项措施“抢救”保护汉明长城,截至目前,明长城部分段防洪工程、明长城二期抢险加固工程即将竣工验收。

  山丹汉、明长城,在山丹县境内绵延近200公里,被专家誉为“露天博物馆”,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古长城,也是中国境内唯一“汉明长城并行存在”的古遗址。

  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访了位于古丝绸之路上的这处历史遗迹。工作人员已采用锚杆锚固、裂隙充填注浆、土坯砌补等方法对明长城墙体遗存进行加固维修。

  山丹县文物管理局工作人员韩小霞介绍,明长城隶属于明朝时期的甘肃镇管辖,分布在县境北体68段,长约143千米,实存约111千米。底宽达到1米至3米,顶宽0.1米至0.6米,高度约0.5米至4.5米,夯层厚度约为0.16米至0.22米。

  作为目前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夯土古长城,山丹境内明长城充分吸取了我国自战国以来尤其是秦、汉长城修筑工艺技术之所长,堪称是我国夯土长城建筑之精华。长期以来,明长城不仅受到片状剥离、坍塌、裂隙发育、基础掏蚀凹进、冲沟发育、生物病害等自然病害,还遭受严重的人为破坏,急需进行抢险加固。

  2006年汉明长城被国务院整体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丹县也因此被确定为长城保护试点县。2009年,当地出台《山丹县长城保护管理办法》,明确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记者在现场看到,古长城建设控制地带现已完全达到规定,左右两侧50米之内都成为明长城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了更好保护长城墙体防止人或牲畜靠近造成人为破坏,一段古长城两侧沿线都已设立2.5公里长的刺钢丝网。

  除此之外,当地民众还自发居住在古长城旁,守护长城安危。现年47岁的唐承国就义务担负起了村内沿线7公里明长城保护的责任。“以前人们没有文物保护的意识,经常取城墙上的土为私用,自从长城保护条例出台之后,人为破坏城墙的村民越来越少,现在已经看不到在长城取土破坏的人了。”他说。

  2011年至今,山丹县文物局先后完成了县境内明长城新河段抢险保护加固工程项目;陈户乡新河明长城防护工程;明长城新河段防洪工程、明长城丰城堡防洪工程、明长城山丹段(二期)抢险加固工程。

  2017年,山丹县选取G30高速与明长城相交新河长城4段、5段各1000米,在距离长城5米的地方安装投光灯进行2小时的夜间投光,对长城进行亮化,使高速行驶人员能够近距离看到长城。

  今年,山丹县还计划对1997年在新河驿修建的长城陈列馆进行重新布展,让过往的游客能够近距离了解长城全貌,了解它的重要历史意义,提升民众保护意识。

编辑:李胜兰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