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1月27日电 (记者 韩璐)源于20世纪初的欧洲抽象艺术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在欣赏它的人眼中,那些“不可言说”的画是“惊天之作”。但在看不懂它的人眼中,那些不过是“幼儿园小孩的画作水准”。27日,“抽象+AbstractPlus展”在重庆原美术馆拉开帷幕,20位中国当代抽象艺术家展出了33幅作品,探索抽象绘画艺术在中国发展的新可能。
抽象艺术发端于20世纪初的欧洲。19世纪70年代开始,当莫奈、塞尚、梵高等印象派艺术家们开始挑战“主观真实”的观念,传统艺术体系迎来新的变革。受到印象派艺术家们的启发,1910年,俄罗斯艺术家康定斯基画出了第一张完全没有具体物象描绘的抽象水彩画,成为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
与在几十年前就已成为欧美艺术市场的主流艺术消费对象相比,中国的抽象艺术发展相对较缓。
“抽象艺术在中国现当代艺术的整体进程中一直不温不火。”艺术评论家、原美术馆馆长梁克刚认为,不同的文明背景与传统文化以及几十年来剧烈变革复杂现实,导致了这样的“不温不火”。
梁克刚表示,中国艺术家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认知和实践在时间上晚于西方,如果仅仅是在西方抽象艺术的文化意识框架内进行实践,而不从一些新的维度去思考和实践,最多也就是贡献了一些好的抽象画,并没有贡献出新的方法和可能性。
“如何基于自身文化资源和现实素材,借鉴观念艺术和当代艺术的理念与方法论,同抽象艺术进行交叉、嫁接、融合,介入等新的实验与实践,产生新的变异与可能性,才是今天中国从事抽象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应该秉持的态度与方式,只有这样中国艺术家才有可能对世界抽象艺术产生新的贡献。”梁克刚说。
据了解,本次展览集中展出了陈文骥、邓国源等20位艺术家的33幅抽象艺术作品,希望通过参展艺术家对现当代艺术多元观念的理解,呈现出抽象艺术立足中国本土实践所产生的新思考和新面貌,体现出艺术家对中国艺术在世界整体趋势下的“独立发声”和“本土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