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件织锦国宝亮相成都博物馆

成都晚报2017-11-21 11:20:19

  原标题:140件织锦国宝21日亮相成都博物馆

  市民可尽览我国“三大名锦”及特色民族织锦文化

  140件织锦国宝亮相成都博物馆

  140件织锦国宝亮相成都博物馆

  今(21)日,《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将在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成都向公众展出。该展汇集了来自成都博物馆、蜀锦织绣博物馆、苏州丝绸博物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的馆藏精品140余件(套),能够系统展现我国历代蜀锦、宋锦、云锦、壮锦的织锦特点,弘扬中国传统织锦文化。

  可看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

  织锦是古代最贵重的织物,历来就有“寸锦寸金”之说,因为锦的生产工艺要求高、织造难度大,极耗工时。成都作为蜀锦的诞生地,是“锦行天下”展的四锦产地的最后一站。“三大名锦”蜀锦、宋锦、云锦以及特色民族织锦壮锦将在成都博物馆汇集,从锦的源流发展、技艺演变、功能应用等方面展示历代织锦特点。

  在此次展览上,观众可看到著名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发现该织锦,它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是汉代成都织造的蜀锦护臂,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国家一级文物。

  苏州丝绸博物馆书记、副馆长,漳缎织造技艺传承人王晨曾亲往新疆尼雅古城考古发掘现场研究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织锦护臂,她明确地表示,毫无疑问,“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织锦护臂产自蜀地,就是蜀锦。

  140件织锦国宝亮相成都博物馆

  唐代蜀锦每年只露面十余天

  据成都博物馆总策展人黄晓枫介绍,成都博物馆藏品“缠枝宝花团窠花卉纹锦半臂”唐代蜀锦将在此次展览上首次对公众亮相,这件半臂衫出土于丝绸之路沿线,是目前存世的最完整的唐代蜀锦半臂衫之一,这件半臂衫是以一幅完整的蜀锦裁剪制作而成。

  唐太宗时,益州大行台检校修造窦师伦组织设计了许多锦、绫新花样,以团花结合雉、斗羊、翔凤、游麟等动物纹样织成,因为窦师伦被封为“陵阳公”,故这些纹样被称为“陵阳公样”。此次展出的这件“缠枝宝花团窠花卉纹锦半臂”的图案就是典型的“陵阳公样”。

  在成都博物馆曾展出过一件唐代“宝相花纹半臂”,是以蜀锦拼接而成的。记者看到,同为半臂衫,此次展出的这一件更为完整,型号也更大,似乎穿着的人身材更为高大。

  据黄晓枫介绍,这件珍贵的“缠枝宝花团窠花卉纹锦半臂”只能在开展后展出两三天,随后就要回库保护一段时间,再重新露面展出,因为出于文物保护的需要,该展品全年展出时间不能超过十五天。

  蜀锦织绣博物馆珍藏的“黄地联珠对鹰纹锦”、“红地联珠小花羊首纹锦”、“对鸭纹锦”等唐代古锦将在此次展览上亮相,还有一件北朝至隋时期的黄地对波联珠龙凤锦也将与公众见面。

140件织锦国宝亮相成都博物馆

  展会将持续到明年三月

  苏州丝绸博物馆书记、副馆长,漳缎织造技艺传承人王晨表示,蜀锦、宋锦、云锦为中国三大锦,其中蜀锦为三大名锦之首,历史最为久远,而且对苏州宋锦、南京云锦的织法都有重要影响,其中宋锦主要是受到了唐朝蜀锦织法的影响,而云锦则主要是受到了明清蜀锦织法的影响。

  在此次展览上,观众还可一睹明代宋锦的代表作“橙地盘绦四季花卉纹宋锦”,该织锦的图案继承和发展了唐宋以来的盘绦纹,用蓝、绿、红、黄等多色彩纬及金线织成,其花绦的末端互相勾连,结成盘绦的几何骨架,内填四季花卉,寓意长寿富贵。

  “清·紫色云龙杂宝纹妆花绸单蟒袍”则是云锦中的代表作品,这件织绣为圆领,前后及左右四开裾,马蹄袖,紫色绸质,领边、衣襟用金料镶边。袍服用片金线以妆花工艺织九条五爪金龙,间隙织有五彩祥云、杂宝等纹样,下摆织海水江崖纹,质料轻薄,多为夏季穿着。

  壮锦代表图案蟒龙纹也将在此次展览上与观众见面,该图案因中大八边形里圆点纹组成的纹样形似蟒蛇皮而得名。在壮族,民间有把蟒蛇当小龙的习惯,并在图案上表现得极为抽象。该织锦作品还展现了蟒龙在空中释放云雷之气的场景,这是壮族人民对空间宇宙观的一种表达。

  此次展览为免费向公众开放,将展出至2018年3月4日,观众可至成都博物馆负一楼临展厅观展。(成都晚报记者 汪兰 摄影 孙琳)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