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技艺与网络直播“联姻” 非遗传承变得更鲜活

人民网2017-10-10 13:40:10

  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各地旅游市场火热,非遗展演颇受游客欢迎。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发展,非遗技艺也开始与网络直播“联姻”,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登上网络直播平台,现场展示民众平时难得一见的传统技艺。凭借强大的互动性和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这种非遗展演模式广受好评,大批网友纷纷“路转粉”,让非遗在年轻一代的关注下焕发了新生。专家表示,网络直播具有强大的传播效应,使得非遗的姿态不再高冷,现代生活中的民众需求也让非遗传承变得更加鲜活动人。

  网友纷纷“路转粉”

  流传了2600多年的龙泉宝剑如何煅造?源自唐代的雕版印刷术何以印下汉字?一个烧麦怎样捏出103个褶儿?在多数人的印象中,非遗可能是远离我们生活的技艺,可望不可即。但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网络直播的快速发展,非遗文化正借助新兴的传播工具,揭开神秘面纱,走近民众身边。

  “终于知道国粹有多美了!”今年5月,国家一级演员邵天帅和梅派传人白金的直播吸引了15万人在线倾听,打赏的虚拟礼物超过200万“星光值”。粤剧、古琴、南音等数十种非遗项目也通过直播镜头与千万网友见面,为众多年轻人展现了中国传统技艺的魅力,向世人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据了解,随着非遗系列直播活动的进行,关注人数和观众认可度都有了显著提升。特别是不少年轻人开始对这些古老技艺感兴趣,产生了相应的知识需求,过去往往默默无闻的非遗技艺正在年轻一代的注视下焕发新生。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表示,“90后”“00后”对非遗文化并非没有兴趣,然而以电视、平面媒体为主的传播模式让非遗文化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存在隔膜。同时,非遗一直以被保护的姿态出现,对于一般的社会公众而言吸引力不够。“非遗除了要活在传承的过程之中,关键是要活在普通大众的心理层,直播其实是一个桥梁。”他说。

  跨界合作获好评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5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占96.3%。网络直播作为移动端重要的新兴业态,自2015年以来发展迅猛,涵盖了娱乐、教育、人文等多个领域。截至2017年6月,网络直播用户共3.43亿,占网民总体的45.6%。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成功“触网”的例子有很多。比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正是通过弹幕网站的二次发酵,形成观看热潮。非遗走上网络直播平台也是如此。凭借网络直播流量大、互动性强、表现形式灵活等特点,非遗展演吸引了大量观众,也“活”在了大众身边。

  张颐武认为,网络直播最大的好处是把现场感和观众互动进行了有机结合。网络直播通过解说、互动将固有认知中“高冷”的非遗,转变为年轻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把文化资源活化,让网友身临其境。一旦这种文化跟他们追求的生活方式关联上,就会产生很强的传播力。“同时,网络直播成本相对较低,用最低的成本还原最真实的现场,既直接,又灵活。”他说。

  专家表示,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成趋势,除了网络直播外,还可以充分利用VR、AR等新媒体技术,进一步创新传播手段。同时,网络直播平台要与非遗传承人加强合作,不断扩大非遗影响力,发掘新的非遗传承人并鼓励他们加入直播,让非遗文化的传播与传承相得益彰,形成良好互动。

  活态传承成共识

  借助网络直播,更多民众直观看到了非遗技艺展演和创作的过程,对其背后的故事渊源和历史传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一方面,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民众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意识;另一方面,非遗也在民众需求中活化,得以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大量非遗文化需要传承、弘扬,年轻人也有迫切接触好的传统文化的愿望。”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认为,用年轻人乐于接受的直播方式传播非遗文化是很好的创新。它能将优秀非遗文化有机地植入年轻人的生活,助力非遗文化焕发“互联网+”时代的活力。

  专家同时表示,尽管网络直播拓宽了非遗展示途径,但非遗自身的创新与发展同样不可或缺。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李海燕认为,传播途径的优化只是扩大了外界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并不能代替非遗自身的与时俱进。“让更多的人知晓和认同非遗文化,破除传播方式局限与文化本身的创新缺一不可。”她说。

  分析人士认为,非遗代表着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其保护与传承必须和现代高科技相结合,和当下生活紧密相连,才有更宽广的生存发展空间。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