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制龟钮“偏将军印章”
▲部分墓葬航拍图
▲白贵夫妇合葬墓墓志铭
历时一年有余的北京世园会地下考古发掘接近尾声,将进入对出土文物进行室内整理和研究的阶段。该考古项目勘探发现1146座贯穿东汉至明清的土坑墓,时间跨度近两千年。毫无疑问,这是延庆地区目前最大的考古发掘项目,而在其中发现的魏晋家族墓、唐代合葬墓等重要墓葬的出土文物中,考古工作者都发现了重要的历史信息,对当时的史料具有“补白”的意义。
延庆最大考古项目发掘1143座墓葬
世园会考古负责人、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戢征介绍,自去年6月12日至今,世园会考古工作已进行一年有余,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世园会进行了考古勘探、发掘,并协调相关工作。迄今,世园会已勘探面积约262万平方米,勘探发现古代墓葬1146座,已发掘1143座,包括东汉、魏晋、唐代、辽金时期的砖室墓以及明清土坑墓,时间跨度近两千年。是目前为止延庆地区最大规模的考古发掘项目,预计将于近期结束。
“在考古工作过程中,发现了众多地下文物,包括古墓葬1146座、古井2口、古窑址1座。对这么大量丰富的地下文物进行科学地考古发掘,在延庆区乃至北京还是很少见的。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对这一区域内地下文物的发掘和保护。”
两片魏晋家族墓地保存完好
众多考古成果中,最为重要的要数在魏晋家族墓地发现的9座墓葬,其中6座未被盗掘、保存完好。戢征介绍,“本次世园会考古中,一共发现了两片未被破坏的魏晋家族墓地,这在北京地区是极为少见的。”
两片魏晋家族墓地分别位于原李四官庄村委会东北侧高地和世园会围栏区东北侧,墓主人的年龄从十几岁到50多岁,属于贵族阶层。其中原李四官庄村委会东北侧高地的墓葬群共有7座,除两座遭到破坏外,其余的墓保存完好。
为什么说是家族墓呢?戢征解释,不论是从墓葬的位置关系判断,还是从墓葬出土的器物类型的比对,都能发现墓葬之间不可割舍的联系。“其中,一座墓里合葬的是一位成年人和一位十几岁的少年,与夫妻合葬相比,这样的合葬形式非常罕见。当然了,下一步我们还将对采集的各类标本开展综合研究。”
另外,该西晋贵族墓出土了金器、银器、弩机、玛瑙、半圆形透明饰件等珍贵遗物,还发现了带有“上谷”字样的铭文砖,在北京地区较为罕见。
“纪年砖”证明墓葬年代为西晋早期
在魏晋墓葬中,出土了许多带有文字的文物,携带着不少不为人知的历史信息。如发现的带有“上谷”、“太康六年”、“阿秋侯君”等字样的铭文砖。
戢征介绍,刻有“太康六年”、“在六年”、“太康”的铭文砖属于“纪年砖”,太康为晋武帝司马炎年号,证明这是西晋早期的墓葬。北京地区曾于上世纪80年代在顺义发现了类似的墓葬,“当时顺义地区发现的纪年砖刻有‘泰始七年’的铭文。而‘泰始’是司马炎的第一个年号,与‘太康’前后相差6年。”戢征表示,同时对比在顺义以及北京其他地区出土的魏晋墓的器物类型,可对延庆魏晋家族墓年代进行判断,此墓为西晋早期的墓葬。
而刻有“阿秋侯君”的铭文砖则可推断墓主人姓侯,名号为“阿秋”。从延庆当地史料可以查到,侯氏在魏晋时期是延庆当地的名门望族。而刻有“上谷”的铭文砖意为此处曾为上谷郡。戢征表示,“‘阿秋侯君’是否能体现墓主人的真实姓名?上谷郡是侯氏的郡望之一,两者是否有关?这些都是有待进一步取证的。”
另外,在这个墓葬中出土的还有银制龟钮的“偏将军印章”,这对判断墓主人的身份具有重要价值,证明墓主人身份应为“偏将军”。但这个“偏将军”是史料上的哪个人物,目前还不得而知。
唐墓志铭揭示白居易宗侄生平
在本次的考古发掘工作中,还出土了十几座唐代墓葬,其中最重要的是一座白贵夫妇合葬墓。为什么说它重要呢?戢征介绍,该墓的墓主人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是同族。
白贵夫妇合葬墓受破坏的程度比较严重,不过从仅剩的部分可以看出,墓葬内部是有壁画的。而这个墓葬中最重要的出土文物是两盒墓志铭,“这对研究延庆地区唐代的历史、地理具有重要价值。”墓志记载,墓主白贵,字子道,原籍太原,为白建后裔,与白居易同属一族。而白贵之妻高氏也出自渤海望族,是北齐高熲之后。
在墓志中,可以看出白贵的家族因序,他的父亲名叫白旻,在唐代是与韩干、薛稷齐名的花鸟画名家,是白居易的宗兄。他的长子曾任幽州节度衙前将、殿中侍御史,次子曾任监察御史。
另外,墓志还记述了儒州、儒价城等唐代延庆古地名。“验证了延庆在唐代被称为儒州的说法。儒价城是唐代儒州的治所,位于今天延庆城区的东南部。”
砖石汉墓可能与鲜卑文化有关
在已发掘的墓葬中,有不少文物、遗迹都填补了人们对历代葬俗文明在认知上的空白。例如,出土了汉代的木椁墓和砖室墓。其中,木椁墓均带墓道,而且未被破坏,有的木椁墓在椁底平铺石块或是椁上压有石块。一座砖室墓墓底部铺有石板,这种葬俗在北京地区很少见。
较为重要的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墓葬,绝大多数为平民墓葬。其中两座砖石混合结构的墓葬形制比较特殊,但因破坏严重,仅出土“洪武通宝”及黑釉小罐。不过,其中发现了明朝末年的明堂,砌筑明堂的砖大部分都用朱砂写有易经64卦名,已辨别的包括“地水师”、“天火同人”等,这在延庆地区还属首例,可能与当时民间道教的流行有关。
世园会发现的辽金时期墓葬被破坏得比较严重,但其中两座小型砖结构烧骨保存比较完好,对研究这一时期该地区的葬俗有重要的意义。
戢征表示,目前,发掘工作已接近尾声,但尚未正式完成,还有许多“疑团”有待解决。例如,延庆地区地处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交融的前沿区域,世园会考古中发现了很多可供深入研究的文物资料,来展现这一区域的特点。如砖石结合的、木石结合的汉墓是否与鲜卑文化有关?这还有待下一步对出土文物进行室内的整理和研究。
本报记者 孙乐琪 J245
市文物研究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