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科幻大会即将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首钢园开展!这是科幻产业交流融合的舞台,也是新技术、新产品的展示窗口。在这里,科技与科幻激情碰撞。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推出“活力京西 科幻之城”专栏,将持续推送大会精彩内容,带您提前感受科幻魅力,一起迈向充满想象的未来!
自2020年以来,石景山区以中国科幻大会为平台,以科幻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以打造“京西科幻之城”为目标,注重市区联动,持续强化中国科幻大会IP落地运营。通过政策创新、技术赋能、生态构建和国际化布局,实现了科幻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集聚发展。
全国首片科幻产业集聚区在首钢园落成揭牌,全国首支科幻产业基金成功设立,全国首个国际化科幻星球大赛完成评选,全国首个科幻产业政策“科幻16条”发布实施,中国科幻大会逐步成为科幻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促进石景山区从“大会举办地”向“产业集聚地”转变。2024年已集聚科幻相关企业200余家,占北京市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实现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16%,成为北京市“一核多点”科幻产业布局的核心区,探索了科幻产业发展“石景山模式”。
从“先发优势”到“领先优势”
构建产业生态
以中国科幻大会为平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市区企共同打造了全市首个科幻产业孵化器——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构建“政策引导+资源整合+场景赋能”的产业生态体系。
完成20万平方米科幻产业集聚区空间改造,成为北京市科幻产业“一核多点”布局核心区,形成“内容创作+IP转化+硬科技+沉浸体验”全产业链,引入当红齐天、航天智能院等科幻上下游企业130余家,数量居全市各区首位,带动首钢园集聚企业超870家,科技类企业占比70%,注册资本达780亿元,科幻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核心动力。
从“技术创新”到“场景应用”
推动产业升级
突破动作捕捉、空间音频等核心技术,建成动作捕捉、5G+AR开发、空间音频、数字人开发、3D云渲染等十余个公共技术平台。
虚拟动点助力《黑神话:悟空》动作捕捉,凌云光实现XR设备国产替代。当红齐天打造全球首个工业遗存XR乐园“SoReal科幻乐园”,“5G+XR沉浸式交互体验新场景应用”项目入选广电总局虚拟现实制作技术十大应用示范。建成全国首个数字体验综合体,推动VR设备、云渲染等技术C端应用。在首钢园科幻产业集聚区形成“前店后厂”模式,实现产业与消费联动。
从“全国性”到“国际性”
提升产业影响力
自2020年中国科协与北京市政府签订《促进北京科幻产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中国科幻大会连续4届在石景山区首钢园举办,现已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权威性、规模性、前沿性的科幻领域盛会,并纳入中关村论坛十大品牌性活动,产业发展平台作用凸显。
科幻IP赛事国际化,科幻星球大赛已吸引全球千余个项目参赛,参赛项目涵盖全国28省市和10余个国家。首钢园2024年承办230场大型活动,包括服贸会、WTT大满贯等国际赛事,成为北京新年倒计时永久地标,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从“特色领域”到“多业融合”
构建产业发展新范式
科幻产业与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集聚区一期入驻60余家企业,5家企业入选“2024大模型企业TOP50”,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基地落地,推动技术交叉应用,在全市“一超多强”布局中充分凸显石景山特色。
中关村虚拟现实产业园获评“北京市级文化产业园区”,集聚企业120余家,14家企业获评2024年“中国VR50强”,21家企业入选2024“中国XR企业TOP100榜单”。未来产业潜力释放,集聚17家人形机器人核心企业,落地深空探测实验室,航天测控入选2023中国商业航天企业百强榜单。科幻元素融入商业与文旅场景,形成“科技+消费”的新模式。首钢园工业遗址转型为科幻地标,煤仓改造博物馆、高炉变身体验乐园等项目,成为全国城市更新典型案例。
从工业遗址到科幻地标,从产业萌芽到百亿规模,石景山科幻大会的历程印证了科技与文化的共生力量。它不仅是一场盛会,更是一个城市转型的样本。
2025中国科幻大会开幕在即“科幻之城”石景山等你来!
来源: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 石景山区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