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里路情牵一“线”,他们让“非遗”走出大山
来源:人民网  |  2024-08-08 09:42:00

  一针一线尽显民族魅力,一经一纬织就秀美佤山。

  在云南苍茫云海间,有一座神秘的阿佤山,这里的人能在尺寸纵横间,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织进七彩的服饰里。这就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佤族织锦。

六千里路情牵一“线”,他们让“非遗”走出大山

  阿佤山风光。杜海涛摄

  打捞遗珠

  自2018年起,上海国资经营公司发起“文化遗美”非遗走访项目。弦子舞、水竹纸伞、火草纺织、银器制作、坡牙歌书……聚焦云南文化资源,持续多年,上海国资经营公司助力这一批批非遗项目有效链接资源,使其得到良好发展。

六千里路情牵一“线”,他们让“非遗”走出大山

  历年来“文化遗美”公益版图。受访单位供图

  去年以来,云南省阿佤山的佤族织锦进入了他们的视野。“走进古老的佤族山寨,我们发现这里的织锦如彩虹般绚烂,千丝万线在指尖起舞,可以织出如此美妙的图案!”初见佤族织锦,上海国资经营公司品牌大使张静丽忍不住赞叹。

  “佤族织锦用的工具叫踞织机,也就是腰机。我们在腰部固定好位置,脚部找个支撑点,用手工织布机和纺车就可以把羊毛、棉花这类材料纺成线,做成各式各样的布料。”织锦工坊的年轻人热情地向大家介绍。“你看织锦上的色彩和图案,是我们佤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拜,也展现了我们佤族的生活、审美和艺术创造力。”

六千里路情牵一“线”,他们让“非遗”走出大山

  使用踞织机制作织锦。受访单位供图

  在位于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的班母村,记者见到了佤族织锦传承人李宪兰,听她讲述了她和佤族织锦的故事。

  “我们佤族织锦是手工做的,这上面金黄色的两点是小米雀的眼睛……”面对眼前的织锦作品,李宪兰介绍道。2010年,李宪兰在走村串寨时发现了佤族织锦,非常喜欢,于是坚持做下来,如今十余年过去,佤族的村村寨寨都有了她的学生。

六千里路情牵一“线”,他们让“非遗”走出大山

  织锦作品。受访单位供图

  随着李宪兰等人的抢救性保护,近年来,佤族织锦的名气在不断攀升。“很多游客喜欢我们的织锦作品,我对佤族织锦的未来发展信心满满。”李宪兰也提到,织锦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但现在很多年轻人却不愿意穿出去,“我们需要设计,需要大城市的设计老师来帮助我们,把传统的变成时尚的,织锦才会走得更好。”

  采访中,班母驻村第一书记陈涛也表达出同样的担忧。他在调研中发现,佤族织锦的产品大部分是当地居民日常使用的包包、传统服饰等,对于大城市的客户来说,没有适用场景。“我们要结合城市用户的需要,对佤族织锦产品进行一些改进,让现代元素融进佤族的特色元素,做锦上添花的事情。”

  如何才能帮助佤族织锦这枚承载着佤族文明的“活化石”走出大山、走进大城市,在现代生活中释放新的生机活力?

  上海国资经营的非遗帮扶团队在当地一路调研,一路思索着。

  链接资源

  以线为媒的海派绒线编结技艺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的优秀代表之一,还于2022年冬奥会上应用于颁奖花束的制作,让这项非遗技艺登上了世界舞台。

  同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佤族织锦,是不是可以汲取海派绒线编结技艺的成功经验,通过现代技术赋能,让两种携带不同文化基因的非遗技艺交流碰撞,擦出奇妙的火花?

  多番考虑下来,上海国资经营的非遗帮扶团队想到了这个奇妙的点子。

  况且,上海作为中国的时尚文化中心之一,汇聚了众多优秀的设计团队,他们丰富的创新经验和先进设计理念能够为佤族织锦带来全新的灵感和技术支持。

  于是,上海国资经营公司“穿针引线”,邀请上海大学上海美院的设计团队合作共创,以国际化视野为佤族织锦插上崭新的翅膀。

六千里路情牵一“线”,他们让“非遗”走出大山

  设计团队与非遗帮扶团队探讨如何为佤族织锦进行创新。杜海涛摄

  “佤族织锦传承技艺在2021年5月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县里也高度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这些年加大了培训力度。”得知这个消息的西盟文旅局干部也很是兴奋,他们告诉记者,“由于佤族织锦的相关产业起步晚,凭借一县之力毕竟有限,所以非常需要借助各大平台一起助力。尤其像上海国资经营公司、上海大学上海美院这样的平台,需要他们帮助我们把佤族织锦带出去,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世人了解我们有这么优秀的民族文化。同时,还能助力我们的乡村振兴工作,让佤族群众增收致富。”

  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词审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市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上海美院副院长章莉莉教授看来,上海国资经营的“文化遗美”公益项目,在非遗传承上进行了新的探索。通过“设计赋能、国际化视野赋能、技术赋能”,帮助传统非遗在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中找到新的方向和路径。

六千里路情牵一“线”,他们让“非遗”走出大山

  设计团队创作出的两件新中式礼服。杜海涛摄

  说做就做。很快,上海大学上海美院的设计团队就创作出两件新中式礼服作品。“我们对传统的非遗进行了一系列创新,用上海的绒线编结技艺制作了立体的玉兰花,提取了佤族织锦中的图案,这些纹样都展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院时尚非遗设计师宋天颐介绍道,“在色彩上,我们结合了当季的流行色,进行了再设计、再创造。值得一提的是,礼服面料上的数字喷绘是使用AI生成的。”

六千里路情牵一“线”,他们让“非遗”走出大山

  设计团队提取佤族织锦图案。杜海涛摄

  焕发新生

  “这件衣服很有设计感,我很喜欢!”张静丽将这件由上海设计大师设计出的中式礼服,带给了正在上海读大学的佤族女孩叶改赛索。穿在身上,叶改赛索啧啧称赞。

  在叶改赛索的记忆里,妈妈那代人会把佤族织锦的服装当作日常穿着,但自己这代人却很少穿了,“佤族织锦服装饱和度很高,纹样也比较传统,不太好搭配,一般在过年或者民族节日的时候才会穿吧!”

六千里路情牵一“线”,他们让“非遗”走出大山

  叶改赛索对这件新中式礼服很满意。杜海涛摄

  如今,融合了时尚设计的佤族织锦服装,却让她眼前一亮。“它结合了现代的工艺,很时尚,平时也可以穿出去。”

  来自年轻人的肯定与赞赏是宝贵且真诚的。无疑,这次在上海国资经营公司牵线搭桥下,云南的佤族织锦与上海的绒线编结交融碰撞,传统与时尚结合是成功的,让大家看到了佤族织锦旺盛的生命力。

  “这也给我们非遗保护工作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性。”章莉莉说,美丽的云南佤族织锦走进上海大都市,和海派绒线编结制作技艺共同呈现在一件礼服上,是设计赋能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一次尝试,带来了很好的视觉享受。“这个案例给我们未来的非遗保护工作走进生活、走向产业一个新的启示,也值得其他非遗保护工作去借鉴和学习。”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陈平认为,“文化遗美”公益项目最大的亮点就是对佤族织锦进行了“设计赋能”,使传统工艺能够更好适应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同时,通过非遗之间的结合,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为推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非遗的背后是当地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更是不可再生的发展资源。多年来,上海国资经营公司在沪滇帮扶过程中发挥行业优势、探索非遗传承、发现文化遗美、推动地区新生,提出了“扶贫+非遗”的文化创新模式,助其加强文化自信力和内生循环力,持续探索将指尖力量转化为振兴力量的新路径。

六千里路情牵一“线”,他们让“非遗”走出大山

  非遗的背后是当地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受访单位供图

  上海国际集团党委委员,上海国资经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管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国有企业要带头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上海国资经营始终致力于展现国企担当,与各界共担使命,激活乡村发展引擎,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人民网记者 唐小丽)

编辑:韩嘉慧
2024“Water of China!打卡中国最美水源地”网络国际传播活动_fororder_2024打卡中国最美水源地-banner-700x190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