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2月18日电(记者姚玉洁、桑彤)龙年首个工作日,上海召开2024年营商环境大会,启动“‘潮涌浦江’投资上海全球分享季”系列活动,同时发布《上海市坚持对标改革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下简称“行动方案”)。
这是中国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连续第七年锚定优化营商环境。通过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吸引和集聚海内外一流企业,向世界释放改革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信号。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强调,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永远在路上。要牢牢把握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驰而不息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件大事,奋力谱写上海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钉钉子精神: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最新版的“行动方案”,提出了150项任务举措,一以贯之的,是立足于社会看得懂、企业有感受,擦亮“店小二”金字招牌;回答新考题,是如何代表中国迎接世行新的评估标准、参与全球营商环境竞争。
2020年,中国在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排名由2018年的78位提升至31位,其中上海以权重55%发挥重要作用。按照世界银行发布的新的营商环境评估指标方法论手册,上海成为代表中国参与世行评估的唯一专家调查样本城市,结合企业样本上海整体占全国的权重约为73%,今年将开启评估。
“上海作为唯一的专家样本城市,使命光荣。”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营商处处长卢爱国说,新的评估体系意味着新的努力方向。“以评促改,以评促优。我们推动营商环境改革的抓手,不是政策出台越多越好,而是政策要落地。”
曾创造“大上海”要当“店小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等政务服务品牌的上海,在2023年再次创下多个全国“首个”“首创”——全国首个“全环节”“全类型”“全天候”企业登记服务平台“上海企业登记在线”,通过该平台以全程网办方式办结设立、变更或注销登记业务已超36万件,全市90%的新设企业通过平台全程网办;出台全国首部关于促进标准化创新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全国首部CCC免办管理措施;在全国率先实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综窗全域入驻地市级行政服务中心;首创性改革探索“中小微企业破产保护机制”……
过去一年,上海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1100亿元,进一步帮助企业减负增效;市区两级累计296项政策服务实现“免申即享”,惠及企业群众超1422万家(人)次;相关部门依托企业服务云平台,梳理入库3大类政策信息累计51753条,主动向12多万家企业推送惠企政策信息115万余次,累计发放“服务包”3.3万件,受理企业诉求办结率91.9%。
继“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特斯拉速度”之后,上海又创下“莫德纳速度”。这个截至目前全国生物医药领域投资额最大的标杆性外资项目,从签约到开工仅用时3个多月,比特斯拉还少1个多月。营商环境再添“金名片”,经济发展澎湃新活力。2023年,上海实际使用外资达到24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增强对国内外高端资源的吸引力。”按照中央部署,上海持续营造“敢干、敢闯、敢投”的浓厚氛围,凝聚力量奋力一跳完成全年目标,稳预期之“锚”、扬信心之帆。
营商环境好不好,以企业感受为导向
营商环境好不好,要以企业和群众的真实感受为导向。坚持问题导向、问需于企,直击痛点,解决问题。
【企业看不懂的政策,不是好政策。】“行动方案”7.0版,一个非常直观的变化是条目少了——从6.0版的208项减少到7.0版的150项。条目减少的背后是全新的“用户意识”——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文件立足于社会看得懂、企业有感受,因而只纳入社会和企业各界关心的任务事项,政府部门内部则印发了两个附件:一是各部门的责任分工表,二是各区营商环境经验做法复制推广清单。
【一线窗口,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要树立整体政府的理念。不管哪个行政区,也不分哪个部门,每个办事环节、办事窗口,都代表了上海的服务态度和办事水平。
上海三添食品有限公司员工閤先生,因其姓氏为生僻字,学校导入学信网信息时使用拼音“ge”替代姓氏,导致学信网认证报告与毕业证书姓名不符,教育背景核实无法通过,不能办理《上海市居住证》积分。困扰无比的他来到闵行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求助。区人才服务中心接件后快速响应,安排人才专员指导跟进,终于完成了教育背景核实相关流程,帮助閤先生顺利拿到了《上海市居住证》积分通知书。
“许多‘办不成’的烦心事大多因为办事人对政策、程序不了解,我们窗口就起到一个类似医院导医台的作用,对不清楚如何办事的群众进行一次性告知,让其少走弯路、少跑腿,让‘小窗口’解决‘大难题’。”闵行区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企业无感,服务有感】上海完善“免申即享”政策,推进行政给付、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惠企政策和服务“免申即享”,持续迭代升级“随申办”企业端服务,打造政策直享、服务直达、诉求直通的企业专属空间。在监管端,上海推动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感知、区块连等技术赋能实现非现场检查,实现“远程管”“易分类”“早干预”。
运用税收大数据,上海税务部门为“政策找人”装上“慧眼”,以精细化智能化服务推动税费优惠政策落地见效,2023年分批次开展精准推送超过1367万户次。
“每当新的税费优惠政策出台后,集团总会第一时间收到税务部门的政策推送。2023年,我们集团在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优惠的基础上,又享受了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税额644万元,这些都是主动‘找上门’的优惠政策。”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熊猫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熊猫集团)采购经理李丰说道。
新标杆,把“店小二”品牌擦得更亮
站在新起点改革攻坚,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需要新认识、新作为、新标杆。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何监管?集聚了盒马、携程、百秋、美腕等一批头部互联网企业的上海长宁区,在“无人区”缺乏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情况下,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引导企业制定实施全国首个“互联网+生鲜”“互联网+旅游”团体标准和电商主播直播用语规范,用团体标准规范网络市场发展。
监管创新释放强大动能,区域互联网经济特别是平台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23年1-12月,长宁区61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实现综合税收约310亿元,同比增长约18%。电商平台交易额同比增长约33%,平台交易总额位居全市第一。其中,实现亿元以上交易量电商平台29个。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如何新作为?上海海关创新探索“联动接卸”海关监管模式,由上海洋山港对接长三角区域长江沿线码头和内河码头,采用全国通关一体化申报模式,不断丰富“水水直联,多港互动,内河承接,洋山装卸”内涵,推动长三角区域物流运作高效顺畅。“联动接卸”模式已对接苏浙皖赣4省12港,共完成进出口115.14万标箱,惠及500余家进出口企业。“洋山港-芜湖港”超半数整车出口采用“联动接卸”模式,平均压缩境内段50%运输时间、30%物流成本,助力长三角这一世界级产业集群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
“示范区”如何树立“新标杆”?正在打造营商环境综合示范区的浦东新区,全国首创行业综合许可证“免申即办”,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扩大至22个行业;创新拓宽经营主体住所托管机构范围, “浦东指引”住所标准化登记信息库上线;2023年新设各类市场主体5.3万户,同比增长23.1%;依托上海数据交易所培育数商体系,探索建立数据交易规则,2023年数据交易额达到2022年的10倍。
面向未来,浦东将持续打造张江科学城科技创新特色营商环境,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国内外各类创新主体开放,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临港新片区则将聚焦跨境金融、跨境数据、跨境医疗、增值电信、高能级航运服务等重点领域,创新服务举措,加大改革力度,解决产业发展壮大的痛点和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