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频道-logo-城市-190x54

“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论坛”共建共治平行论坛举办

2022-12-19 13:25:01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尹红燕

  国际在线消息:12月19日上午,由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所承办的“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论坛”共建共治平行论坛在京举办,西城区委书记孙硕,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际飞出席并致辞,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社长丁力代表承办单位致辞。论坛以“党建引领超大城市治理——法治视阈下的精治共治自治”为主题,邀请了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对外经贸大学、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社科理论单位的知名专家学者康晓强、袁吉富、王敬波等,以及北京市基层部门的代表与会,围绕党建引领超大城市治理共同交流、深入探讨。 此次论坛是“北京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论坛”平行论坛之一。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社教研部教授康晓强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接诉即办改革的党建引领作用”的主旨发言中指出,对于深化接诉即办改革而言,关键在党。他表示,党建引领是贯穿接诉即办改革的一条鲜明主线,接诉即办改革是坚持好、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鲜活样本;继续推进接诉即办改革创新,可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优化党建引领的方式结构、增强回应群众诉求的及时性等四个方面进行发力。

  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副校长袁吉富从接诉即办改革的方法论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思考,认为首都治理改革创新已经历“吹哨报到”“接诉即办”“主动治理”三个阶段,相继形成1.0、2.0、3.0三个版本,而从方法论的角度领会和把握这一改革,对于更加自觉地把这一改革向纵深推进具有重要意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王敬波就“接诉即办的基本法理及其立法后评估”提出对策建议,认为北京接诉即办工作是整体治理理念的深刻践行,是整体性政府改革的生动实践。《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将接诉即办改革实践以立法形式固化,为深化改革提供了制度框架,极大地推动了接诉即办的行政组织法治化,促进北京城市治理在制度、法治轨道上运行。北京市接诉即办改革已经通过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实现了首都接诉即办法治化发展新阶段。

  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主任唐军从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意义、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理论渊源、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现实基础、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目标等方面,提出“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迈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建议。他认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下,注重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与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新型共同体。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法理学教研室主任、北京市社会治理法治研究会副会长陈寒非以“主动治理中的多元参与机制研究”为主题,从主动治理多元参与中的群众向度、主动治理中群众路线的实现机制、群众路线的接诉即办改革、人民法庭主动参与社会治理、主动治理的跨界逻辑等角度进行了理论提升和探讨。

  中央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局副局长李军以“社会治理中的法治实践”为题,介绍了2020年以来中央政法委在全国400多个地市部署开展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情况。3年来,各试点地市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创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会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在“加快科学立法,构建良法矩阵”“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切实维护好社会秩序”“不断优化法治服务,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全民法治素养”等四个方面效果显著。他表示,法治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中体现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北京市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工作机构副主任郭淼系统梳理和总结了接诉即办立法监督工作的实践创新,提出要发挥地方立法规范、引领、保障改革的作用,推动接诉即办改革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以良法促善治,确保立法与接诉即办改革同频共振,进一步推动接诉即办在法治轨道上行稳致远。他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进行时,接诉即办立法和执法检查交出了法治保障改革的“上半篇”文章,改革深化没有停顿,写好“下半篇”文章也需要持续推进。

  海淀区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王双全深入总结了“五强三联五融入”工作法,表示要写好新时代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海淀答卷”。海淀区作为“四个中心”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区,将党对新兴领域的领导作为城市基层党建重要抓手,创新开展“新就业群体伙伴行动计划”,探索形成“强领导建机制、推动融入‘工作伙伴圈’,强组织广凝聚、推动融入‘区域党建圈’,强引领稳支撑、推动融入‘服务发展圈’,强服务有温度、推动融入‘需求保障圈’,强引导重示范、推动融入‘基层治理圈’”的工作模式,推动新就业群体从城市治理的“新兴变量”,转变为首都治理的“有效增量”。

  西城区大栅栏街道工委书记魏九红介绍了“党建引领,守正创新,打造基层治理实践新模式”的经验做法。近年来,大栅栏街道不断强化区域化党建带动作用,坚持品牌建设树亮点、坚持民需导向破难点、坚持街区治理抓重点,推出“爱在大栅栏”志愿服务品牌、“圆桌工作法”、大栅栏商会自治公约等创新做法,打造守望相助、民事民决、商户自治的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新模式,不断激发了居民自治的“源头活水”。

  房山区拱辰街道南广阳城村党支部书记石印起分享了南广阳城村党建引领自治精治共治善治的创新实践。南广阳城村通过探索实践“协商民主、契约治村、不诉自办”的基层治理模式,不断提升治理服务水平,实现了物业管理从间接管理向直接管理、村民需求由“有诉必办”到“不诉自办”、村民从被动接受管理到主动参与治理、由农民传统观念向新型社区居民观念的“四个转变”。

  美团(北京)党委书记、公司副总裁陈荣凯结合企业实际,提出“党建引领,协同共治,着力塑造数字生活新风尚”的主张。作为全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试点之一,美团党委先后组建了1个骑手党支部、9个骑手流动党员党支部,实现了应建尽建。美团党委鼓励党员骑手带头,发挥骑手群体的独特优势,参与疫情防控、文明劝导、垃圾分类等志愿服务。

  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所所长王大广系统总结并提出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探索与创新路径。他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依法有序有效的公众参与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基石。首都治理应在当前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公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质量,关键要处理好秩序与活力、成本与效率的关系,进一步畅通参与渠道,改进参与方式,完善参与制度,提出应在“进一步畅通诉求表达的多元化路径”“进一步完善公众诉求的精准化响应”等“十化”上下更大功夫。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张革对论坛作总结发言时指出,论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接诉即办改革4年来在共建共治方面的理论成果,讲清了接诉即办破局超大城市治理的科学逻辑,讲明了公众参与和法律保障的制度基础,讲透了在首都社会治理中坚持党建引领的政治要求。党建引领接诉即办改革,是首都北京实现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主抓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我们党在长期探索中形成的,是被实践证明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意愿、符合社会治理规律的科学制度。要坚持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更好发挥党建引领、协调各方的作用,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健全政府负责社会治理的责任体制,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拓展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建立政社互动、政民互动、政企互动的联动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社会组织、企业、公众多样化、多渠道、多层次参与社会治理,形成社会治理共同体。

  论坛上,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二级巡视员陈德保与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副主任冯颖义、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院长乔东亮、北京联通12345市民服务热线项目经理林望一起,为接诉即办“政校企”合作项目“12345市民服务热线职工再教育基地”“北京青年政治学员实习实训基地”“政务服务与基层治理产业学院”三个项目基地揭牌。揭牌仪式后,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院长乔东亮作了发言。

  论坛和揭牌仪式分别由西城区区委书记孙硕、北京市党的建设研究所所长王大广、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社副总编辑奚立龙、北京市政务服务管理局二级巡视员陈德保主持。论坛还邀请各区、市各委办局等领导以及各相关单位嘉宾参加。

为您推荐

新闻
军事
娱乐
体育
汽车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