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长春
2021-01-26 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冯长春长期从事城市与区域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等领域的理论研究、规划实践和人才培养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了不同层级的城乡与区域规划项目,完成山东、天津、武汉、郑州、厦门、南宁等60多个城市和地区的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战略、城镇体系、土地利用、城市总体和乡村建设等规划;承担国家863、科技支撑计划、水专项、公益性行业专项及自然基金等重大和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20多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中文论文180多篇(核心期刊161篇)、英文论文30多篇(SCI/SSCI/EI收录12篇);主编和参编著作和教材11部,“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土地与住房研究》和《村镇区域规划与土地利用》丛书主编;在新型城镇化、县域规划、村镇发展与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评价以及住房发展等方面取得较突出的原创性成果,丰富了城乡规划、土地科学和人文地理学科理论和技术方法,获得国家、省部级及国际科技奖励30多项,专利5项,多项成果和规划技术方法被实施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主要科技成就和贡献有:

  (一)城市与区域规划

  八十年代中期,结合城乡建设部的《中国城镇化道路》研究课题,分析了我国城市体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变规律和特征,提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城市经济区为依托,以交通干线为骨架的“点-群-轴-带”的城市空间布局方案,被城乡建设部规划司主持编制的2000年中国城镇体系规划采纳,同时作为中国城镇化道路课题的重要研究内容。《中国城镇化道路》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结合济宁市国土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出“县域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在广西南宁、浙江温州等城镇体系规划中应用,并在清华和北大为城市规划的学生讲授,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基于中国国情,针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在规划体系、技术平台及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的矛盾,从规划基期、规划期限、规划内容和空间发展边界四方面探索城镇"三规合一"的协调路径和规划框架,探索性建立了“多规融合”的小城镇规划技术体系。作为主要研制者,研究的《小城镇及相关区域规划设计导则和标准》,获得2006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冯长春教授在研究区域和城市发展与规划技术政策方面成效显著,这些技术成果在指导地方发展实践和促进我国城乡规划技术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XXXX年获得全国优秀城市规划科技工作者奖。

  进入新世纪,结合承担863项目武汉水专项:受污染水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的城市水体水质改善和生态恢复相适配的景观工程建设课题,提出“活水、净水、秀水”的生态规划和自然工法修复技术,把水体修复和城市景观有机融合,规划设计出武汉汉阳六湖城市水体净化的湿地系统和琴断小河生态景观规划与整治方案并付诸实施,实现了汉阳六湖和琴断小河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再造了汉阳水体景观。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近年来,对我国城镇化的资源环境基础及新型城镇化的路径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资源城镇化的理论和实现途径,创新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人-业-地-钱(财)”的土地开发模式和基于发展权的利益分配机制,在河南省推广应用,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乡村发展与村镇规划

  “十五”以来持续开展城镇化和村镇建设领域的技术支撑研究。他是城镇化与村镇建设领域科技发展规划的主要编制者, 是“十一五”和“十二五”绿色宜居村镇科技科技研发计划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负责人之一。他是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村镇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和重点项目《村镇区域规划与集约发展》的总负责人和首席,研究和研制出村镇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耦合技术、村镇空间规划三维模拟系统、智能化辅助设计系统和村镇空间规划标准导则、村镇发展潜力评价技术模型、村镇重构的空间模等关键技术、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多种类型的系列技术成果。这些技术成果在山东、江苏、广东、河南、湖南、重庆、天津等地及汶川水磨镇震后重建中示范和应用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2011年获得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不同技术类型成果分别于2005年、2016年和2018年三次获得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汶川水磨镇灾后重建规划获联合国人居署最佳范例奖。  

  (三)土地利用与住房发展

  冯长春教授以城乡发展规划、土地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线,将相关理论研究与我国国情下的城乡发展特色紧密结合,在城乡发展和建设规划、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与评价、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等领域开展关键技术、规律机制和理论方法的研究探索,在丰富和发展城市与区域开发、城乡土地利用及住房建设等理论和技术方法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

  他是改革开放后最早研究城镇土地利用质量、土地级差收益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专家,率先提出土地综合分析技术和理论,建立了多因素综合评价和级差收益测算模型及基准地价技术方法,开创性建立了我国土地分等定级和估价的理论方法体系,为国家土地管理局研制了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提出城市多核波浪式地租曲线,填补了国内空白(被专家鉴定为填补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空白)。获国土资源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优秀成果一等奖。被国家《城镇土地定级技术规程》、《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技术规程》、《城镇土地估价技术规程》和《农用地估价技术规程》等采纳,在全国实施,取得显著社会和经济效益。董黎明、胡存智、冯长春、廖永林等撰写的著作《城镇土地定级原理与方法》(1992),成为指导全国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理论方法和制订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的依据。对中国城市土地有偿使用的地域差异及分等深入研究,把全国的城市分为七个等级,为国家制定土地有偿使用的宏观政策,征收耕地占用税提供了依据。

  首次对我国各省建设用地变化特征和动力机制研究,分析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通过对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结构、城市规模分布以及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模式研究,基于城镇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和机制,提出全国城市和村镇用地集约利用标准和区划,纳入《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纲要》。提出城镇建设用地潜力分析评价理论框架,构建了存量土地利用挖潜模型和集约利用技术方法,被广州、北京副中心等规划采纳。

  深入分析技术、资本和人口与土地利用投入产出关系,2006年率先研究了“土地资源资产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成果被国家统计局采纳。

  深入研究了土地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规律和机制,提出了住房建设发展模式。总结了我国房地产市场与住房保障供应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了土地、住房与城市规划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探讨了完善社会化、市场化的住房供应体系,提出了房地产市场差别化调控机制,建立差别化多层级—梯度供应的城镇居民住房建设与供需体系和运行机制。研究了城市地价、房价的时空格局及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构建了特征价格模型,分析了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对地价和房价的影响,揭示了影响地价和房价增值的驱动机制,为政府合理布局基础设施,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的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住房与城市规划关系及住房价格的空间演变规律,提出多层级多主体住房保障体系及利用集体土地建设公租房的方案和政策,被主管部门采纳并在北京、上海等十几个城市推广应用,获世界华人不动产学会一等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