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年 三地居民获得感满满
北京日报  2019-02-25 09:38:49

  原标题:优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年 三地居民获得感满满

  走进位于通州区的潞河医院门诊大厅,要不是看到头顶各诊室的引导标识,这里更像一个国际化机场大厅:门口咖啡厅飘来的香味取代了消毒水的刺鼻味儿,盆栽绿植把室内空间打扮得如同花园一般。“潞河医院还有一个特别之处——接待了很多北三县的患者。”院长纪智礼说。 

  这家医院的变化,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缩影。“五年来,不论是非首都功能疏解,还是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协同创新共同体打造、公共服务共建共享都取得了积极进展。”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委市政府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表示。 

  绿色通道便利北三县患者 

  “来通州看病距离近,方便又舒心!”病房内,家住香河的患者肖女士气色不错。几天前患糖尿病的她脚趾皮肤烫伤,当地医院为她办理了转诊手续,潞河医院立即集结了多个科室的医师一同会诊,不到三天她的病情就得到了明显好转。随着京津冀地区转诊流程日益畅通,越来越多通州区、武清区、廊坊市地区患者来到潞河医院就诊,急危重症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 

  “未来,北三县患者不必有病就往北京跑,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和北京同样质量的医疗服务。”纪智礼透露,北三县居民将纳入潞河医院的疾病样本库管理,潞河医院和北三县多家医院将共建京津冀医院管理中心,共同制定更详细的急救线路图,在转诊绿色通道、提升医疗能力、医疗人才培养上展开更多合作。 

  五年来,京津冀地区医疗卫生合作项目有效运转,北京17家医院与河北20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33项临床检验结果在京津冀296家医疗机构实现互认,20项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在155家医疗机构试行共享。北京医疗资源向周边开枝散叶,让更多外地患者在家门口能看疑难杂症。 

  优质文化资源三地共享 

  “溜达着去看歌剧听交响乐,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家住通州的史先生是位音乐发烧友,2018年5月投入运营的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成为他和好友常去“打卡”的新地点。 

  与国家大剧院一样的舞台台口、容纳622位观众的露天剧场、能装下80个剧目的舞美布景和道具的集装箱库、高于国家环保标准的舞美制作车间……在通州台湖,这座总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的舞美艺术中心,投用以来接待了1万余名观众在此欣赏各类演出。综合管理部部长马銮才说,国家大剧院台湖舞美艺术中心将进一步完善舞台设备设施和综合服务保障功能,不仅为城市副中心周边居民提供惠民文化活动,还将成为承接京津冀地区更多优秀节目展演的平台。 

  文化协同,让京津冀联系更加紧密,也让三地居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五年来,三地先后成立了京津冀图书馆联盟等5个协同发展平台,在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文化活动、演出艺术发展等领域实现资源互通共享。“诗”和“远方”还走到了一起,三地文化和旅游加快了融合的步伐,京津冀的游客互相串门,看演出、赏民俗、游景点,三地文化旅游市场一片红火。 

  “京”字号学校河北落地生根

  在河北曹妃甸,北京景山学校曹妃甸分校是最受当地人瞩目的“明星”学校,学校从北京不仅带来了同款教材和校训,还引进了先进的教育资源和理念。在河北,越来越多的“京”字号学校落地生根。五年来,京津冀共享优质教育,学生们接触的学习资源更丰富:北京“数字学校”云课堂已向天津和河北开放,三地中小学生可以共享北京基础教育优质数字资源;五年来,北京累计与津冀开展教育帮扶项目60余项,签署基础教育合作协议13项,京津冀高校干部、教师异地挂职交流成为常态。 

  在京津冀三地,随着产业转移,越来越多的居民在家门口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而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让不少通勤族的“双城”生活更加便利,高速公路和轨道上的京津冀在不断加速,一小时生活圈已近在眼前。 

  刘伯正介绍,京津冀将进一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北京将推动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河北延伸,强化就业、养老、社保跨区域政策衔接,提升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北京日报 记者 潘福达)

编辑:葛宁远
在信息的海洋中为您导航陪您去周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