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堰: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的壮美华章
新华网  2018-11-07 09:38:09

  新华网武汉11月6日电(吴文华)近日,百城百县百企调研行采访团来到湖北省十堰市。站在十堰市郧阳区牛头山山腰处,脚下的盘山公路宛如一条丝带绵延而上,眼前高高低低的绿植伴着清风摇曳,山下奔流而来的汉江水与丹江口库区的清泉在此交汇,映衬出一条碧绿的分界线。深秋的暖阳下,水光山色辉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图画,十堰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让采访人员印象深刻。

  十堰市是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近年来,十堰用行动书写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华章。

十堰: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的壮美华章

  图为十堰市郧阳区牛头山所拍摄画面。新华网 吴文华 摄

  当好“守井人” 黑臭水体治理成全国样板

  在京能十堰热电联产项目所在地,新华网采访人员看到一期建设工程即将完工。京能十堰热电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执行董事胥成增介绍,工程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设施,气体排放将远远低于国家规定标准。11月底12月初,十堰市将进行集中供暖,届时项目将正式投产。

  胥成增表示,京能十堰热电联产项目采用城市再生水为工业水主水源。“我们就是要将城市污水吃干榨净”胥成增说。

  据介绍,2017年十堰市关停了城区87台锅炉,2018年关停了2台12万千瓦超期服役热电机组。京能十堰热电联产项目将成为十堰市唯一的热源点。预计年节煤15万吨以上,减少烟尘排放约48000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8500吨,减少氮氧化合物排放约9900吨,基本实现零排放。

十堰: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的壮美华章

  图为十堰市犟河流域西部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尾水水质净化。新华网 吴文华 摄

  在位于十堰市张湾区黄龙镇斤坪村的犟河流域西部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净化工程项目所在地,项目负责人冯强强介绍,西部污水处理厂的尾水需要在这里经过层层过滤,最终经紫外消毒达到地表III类水体后排入犟河,整个处理流程十分复杂。

  十堰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球有30多种污水处理工艺,十堰应用了跌水坝、曝氧系统、湿地泡等26种,成为全球污水处理技术“富集地”。

  在2012年前,除了犟河,十堰还有神定河、泗河、剑河、犟河4条河流水质不达标。为啃下5条不达标河流治理这个“硬骨头”,十堰立下誓言:“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治污工作无禁区,水质改善无止境”。如今,官山河、剑河、犟河已稳定达到地表Ⅲ类水质,神定河、泗河达到“水十条”要求的阶段性水质目标。十堰“五河”治理经验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的样板和典范。

  现在十堰的头衔很多,“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百强旅游城市”“中国宜居城市”等等。作为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十堰是“北方的水井”。为了“那口井”,十堰本着“绝不让一滴污水流进库区”的执着,诠释着“守井人”的时代担当。

  立足“汽车城” 生态产业发展托起“绿色十堰”

  要保护也要发展。十堰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新武说,十堰是闻名全国的汽车城,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东风汽车的摇篮。东风汽车总部迁往武汉之后,十堰曾一度被称为“废都”。但这座城市并没有止步不前。

  在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重卡新工厂,采访人员看到智能化的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们正在加紧作业,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

  据了解,工厂集整车装配、测试实验、储运交付于一体,主要生产东风天龙以及未来的重卡新产品。工作人员介绍,平均每4.98分钟就有一辆重卡从这里产生。这只是十堰汽车生产的缩影。

  陈新武表示,如今的十堰已是“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生产基地、“中国卡车之都”和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集散中心。全市有汽车企业600多家、汽车存量资产过千亿元、汽车产能达100万辆以上,从业人员20多万人。这里已成为全国汽车产业化程度最高、产业集群优势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

  东风公司总部迁往武汉后,东风动力总成、装备、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等六大园区相继建成,东风·沃尔沃组建的新商用车公司总部和新注册的东风特种商用车公司落户十堰。亚新、天运、华阳等多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生产企业,东风易捷特乘用车、东风小康、东风特汽专用车、东风特汽客车等一大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纷纷诞生十堰。

  这座城市不仅没有因为东风公司总部搬迁而失去风采,而是逐步建成了一座现代新车城。与此同时,各种生态产业也在稳步发展。

  “问道武当山,养生太极湖”。如今,旅游业成为十堰第二大支柱产业。2017年,十堰旅游综合收入达434亿元,综合实力稳居湖北前三,十堰迈入全国百强旅游城市。“南部茶叶北部橘、城郊蔬菜高山药、山区菌特畜牧业”。在农业方面,十堰也走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生态发展之路,全市农产品加工产值已达500亿元。

  十堰已不仅是一座现代汽车城,还是一座生态产业城。

十堰:书写生态文明建设的壮美华章

  图为丹江口水库风景名胜区。新华网发 闵任之 摄

  打造绿色GDP 体制机制创新“锁定”绿水青山

  只有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才能保证建设成果永存。陈新武表示,2014年7月,十堰被纳入全国第一批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启动创建以来,十堰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以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建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机制。2015年,十堰在全国率先实施第三方治理机制:全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的污水垃圾处理、建设管理运营,政府全部托管给第三方。目前,一批国内知名生态环保企业入驻十堰,200多名环保专家融入十堰各领域污染治理之中。2017年,十堰市污水处理达标运行天数百分之百。

  建立以绿色GDP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考核机制。十堰先后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环境保护类考核权重从5%增加到23%-28%。十堰市每季度对全市10个县市区进行考核,每半年对15个重点市直部门进行考核,用一把“绿色标尺”倒逼转型发展。

  建立生态环境法治保障制度。2016年1月1日,十堰正式被授予地方立法权。十堰毫不犹豫地将《十堰市中心城区山体保护条例》作为首部实体地方性法规。随后,又出台《十堰市生态文明建设条例》,生态文明建设真正有法可依。

  建立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谁主管、谁负责”,十堰市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环保责任清单和“一票否决”12种情形,着力破解“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困局。环保问责的“威慑力”强了起来。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谋划了十堰未来五年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目标:“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崛起,生态体系建设趋于完善,创成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生态市,生态环境质量进入全国先进行列,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达标,十堰成为宜居宜业宜旅宜人的美丽城市。

编辑:李胜兰
在信息的海洋中为您导航陪您去周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