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尖上的“非遗”
新华网  2018-05-25 14:15:37

指尖上的“非遗”

  2017年,湖南花垣县石栏镇文化站推出“让妈妈回家”苗绣文化扶贫项目,吸收当地妇女在镇上的创业培训基地接受免费培训,培养合格后聘为绣娘在当地就业,生产苗绣订单产品。10年前远赴广东打工的吴整萍得到消息后,果断辞工回乡加入苗绣培训班。在当地苗绣传承人和技师的指导下,心灵手巧的她很快就成为一名合格的绣娘。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曾一度衰落的花垣苗绣如今又通过这一文化扶贫项目重焕生机,也让越来越多像吴整萍一样的母亲通过一双巧手实现了和孩子的团圆梦。新华社记者李尕 摄

指尖上的“非遗”

  2013年8月,余江木雕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此,江西余江县积极创建雕刻创业示范街、雕刻创业示范园等雕刻产业平台,吸引一大批余江籍雕刻人才返乡创业。洪雁球返乡后,于2009年创办江西雁球工艺品有限公司,帮助40多名返乡雕刻工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据悉,目前余江县从事木雕的3万多人中,有3000多人是返乡创业人员。2017年余江县雕刻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3亿元。  新华社记者 宋振平摄

指尖上的“非遗”

  每天,来往于广西靖西市新靖镇旧州街的市民游客,都会看到这样一个温馨的画面:年过七旬的老人坐在家门口,一针一线地制作着手中的绣球,那认真又悠闲的神情,成为这条老街一道迷人的风景线。这位老人名叫黄肖琴,今年73岁,从小爱好刺绣、制作绣球,直到今天依然针线不离手,一有空就坐在家门口做绣球。1995年,她在首届中华巧女手工艺术品大奖赛中获奖,此后还先后荣获“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靖西壮族绣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广西民间工艺艺术师”等称号。新华社记者陆波岸 摄

指尖上的“非遗”

  江苏省泗阳县临河镇云渡村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云渡桃雕的发源地,今年65岁的云守阳是云渡桃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云守阳从童年开始跟随长辈学习桃核雕刻技艺,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研习,逐渐形成个人雕刻风格。他的作品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其中“十八罗汉”“八仙过海”等作品多次获奖。在创作的同时,云守阳也在传承云渡桃雕制作技艺,目前包括他的子女在内的10名徒弟正和他一起守护着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指尖上的“非遗”

  黄骅面花是一种用模子塑形加工后蒸制的传统面食。面花模子作为蒸面花的主要工具,其雕刻技艺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被列入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做好这项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黄骅市教育部门在当地小学开设面花模子雕刻技艺课,定期讲授相关知识。5月18日,在黄骅市羊二庄镇中心学校,黄骅面花模子雕刻技艺第五代传承人高勇(中)在为学生讲解面花模子雕刻技巧。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指尖上的“非遗”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滩头木版年画形成于唐朝,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下半年,受母亲——滩头木版年画传承人尹冬香的影响,“95后”姑娘肖扬选择了回家学习传承滩头年画。肖扬说,传承滩头年画是年轻一代的责任,学好滩头年画技艺并创新衍生产品、让滩头年画更好地融入市场是自己的长远规划。新华社发(曾勇 摄)

指尖上的“非遗”

  近年来,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残联联合当地艺术教育培训学校,共同开办“残疾人烙画艺术培训班”,免费为安次区残疾人教授木板烙画、葫芦烙画等技艺,让更多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5月20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烙画”的传承人艾秀琪老师(左一)给廊坊市安次区残疾人讲解葫芦烙画技艺。新华社记者 王晓 摄

指尖上的“非遗”

  仙居花灯又名针刺无骨花灯,灯身没有骨架,由大小和形状各异的纸片经刀凿针刺、折叠拼接等13道工序制作而成。2006年,仙居花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仙居花灯非遗传承人王汝兰和儿媳妇陈彩平婆媳俩每年能制作花灯50多盏,被各地藏家珍藏。新华社记者翁忻旸 摄

指尖上的“非遗”

  近年来,河北石家庄市级非遗井陉泥塑代表性传承人张成兵致力于创作《西游记》主题泥塑作品,目前已完成作品近百尊,以传统技艺再现经典形象。这位老人还计划做《水浒传》108人物和300罗汉。张成兵表示,如果自己无法完成,将由女儿接力完成。新华社发(陈其保 摄)

编辑:李玥
在信息的海洋中为您导航陪您去周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