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天施大炉”亮相云南省博物馆 观众可零距离观赏触摸
新华网  2018-05-18 22:24:09

  清代“天施大炉”亮相云南省博物馆 观众可零距离观赏触摸

  5月18日上午,“天施大炉”安放仪式在云南省博物馆举行。新华网 念新洪 摄

  新华网昆明5月18日电(念新洪)“5·18国际博物馆日”,铸造于清康熙39年、不久前刚辗转“回家”的“天施大炉”亮相云南省博物馆。与一般文物陈列于展柜不同,博物馆对“天施大炉”进行了“裸展”,广大观众可零距离观赏并触摸这件珍贵的文物。

  云南省博物馆馆长马文斗介绍,“天施大炉”铸造于清康熙39年,香炉原供奉于昆明市武成路武庙。日本侵华期间,昆明市惨遭日军轰炸,武成路上的武庙被炸毁,此炉也深埋于废墟当中。20世纪90年代,武成路拓宽道路,此炉重见天日,被收藏家颜铮浩收藏。今年以来,经过多番协调和努力,颜铮浩最终决定将“天施大炉”无偿捐赠给云南省博物馆。至此,在外辗转了20余年的文物终于得以回到“故乡”云南。

  清代“天施大炉”亮相云南省博物馆 观众可零距离观赏触摸

  观众零距离观赏和触摸“天施大炉。新华网 念新洪 摄

  5月初“天施大炉”回归后,云南省博物馆技术部对其进行了全面检测,认为其性质稳定,具备“裸展”的条件。在系统检测的基础上,技术部还对文物进行了完整的预防性保护,在其表面做了保护膜。

  “5·18国际博物馆日”之际,“天施大炉”正式亮相云南省博物馆、与观众见面。“历史会说话、文物有生命,我们希望通过‘裸展’,让民众听到文物跳动的血脉、感受文物的珍贵。”马文斗说,不仅是博物馆日,即日起“天施大炉”将长期在云南省博物馆进行“裸展”,让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可以亲手触摸文物、触摸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博物馆技术部门也会随时监测,一有需要就会对香炉进行二次保护处理,确保文物不受损害。

  清代“天施大炉”亮相云南省博物馆 观众可零距离观赏触摸

  “幻影海洋——会动的儿童画”活动,吸引了不少小朋友参加。新华网 念新洪 摄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围绕这一主题,除“天施大炉”与观众零距离见面外,云南省博物馆还开展了“AR寻宝”“幻影海洋——会动的儿童画”等系列活动,以极富科技感的方式解锁“超级连接的博物馆”。

编辑:葛宁远
在信息的海洋中为您导航陪您去周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