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泉州一民乐班三十余载育人 弦管悠悠传承海丝文化
2018-04-10 10:24:54  |  来源:中国新闻网  |  编辑:尹红燕

  中新网泉州4月9日电 (张立建)弦管悠悠三十年,薪火相传育人才。福建省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民乐艺术班自1987年成立以来,已走过逾30个春秋,累计培养了近500人,该班不仅是音乐人才培养的基地,更成为传承和弘扬“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一个阵地。

  9日,该民乐班全体学员齐聚泉州市府文庙合奏排练,一首《扬帆竞游海丝路》在二胡、古筝、大提琴、笛、笙等器乐的合奏下,悦耳动听。这首由邓诗绵于90年代初创作的民族器乐曲,以古泉州“涨潮声中万国商”的辉煌历史和改革开放后的“侨乡更崛起”为背景,在极富闽南特色的音调中展示了“海丝”盛景。

  “1987年,22个一年级小学生组成的全省第一个‘全日制艺术实验班’在府文庙成立了。”泉州市第二中心小学校长李菁介绍,这一实验班是第二中心小学与泉州市青少年宫联合办学的,是现在民乐艺术班的前身,30多年来,民乐班一直传承延续下来。

  据介绍,民乐班在设立之初采取半天学习文化课程,半天学习民乐艺术素养的方式;如今,民乐班的学生融入学校班级上课,每周两个下午到泉州市青少年宫接受器乐、声乐舞蹈、形体的培养。

  民乐班成员伍韦一今年就读小学四年级,主奏二胡的她告诉记者,她的手与二胡“有缘”,学习二胡已经四年了。“刚开始学的时候,感觉很枯燥乏味,但是后来越学越有兴趣,而且一起演奏也更加有责任感。”

  李菁介绍,从首届20多名学员至今,艺术班已经培养了近500名的学子,并在各个舞台上展现丰姿,不少学员活跃于音乐教育领域。在这些人当中,许斐然和吴雅诗就是突出的两位,两人至今仍在泉州第二中心小学任教。

  作为民乐班的第一届学生,许斐然感慨良多,“当年我有幸被选上并从此走上了音乐这条道路。当时只有扬琴、二胡和琵琶三个声部,我是学扬琴的。”

  “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当时随时有演出,我们就要随时上场,并且寒暑假不休息,有时在文庙内,有时还要下乡演出。”许斐然回忆说,每当有演出时,管钥匙的老伯用大锅煮了咸饭、鱼丸汤,大家吃饱后化妆,然后就开始演出。

  对于这样忙碌而充实的求学生涯和音乐学习之路,许斐然并不觉得辛苦。“当时作为一个小孩子也没有这么多想法,大家玩得很开心,外出的机会也多。”许斐然介绍说,后来她考取了师范类定向生,并于2002年分配至母校任教。

  吴雅诗是民乐班第二届的学员,小学毕业后先后在福建省艺术学校和福建师范大学学习琵琶,在泉州第二中心小学任教期间还考取了厦门大学艺术硕士。吴雅诗说,每次看着这些天真可爱的学生,仿佛就看到了当时自己求学的样子。

  “从学员到老师,我不时会回想当时在文庙排练的各个场景。如今这些孩子们的排练也都在文庙,这就是一种传承。”吴雅诗说,民乐班曾经培养了她,她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培养下一代,让传统艺术一直流传下去。

  民乐班在发展过程中,师资力量、教学方式以及乐器方面不断推陈出新,进步显著。民乐班坚持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音乐,在选取曲目排练时,始终秉承闽南特色、本地文化,让孩子融入文化中,从小在心里种下一个热爱家乡的种子。

  李菁介绍说,泉州第二中心小学民乐班曾多次获邀参加国内外演出,他们的足迹踏上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台湾、香港等地,成为了泉州市弘扬和传承“海丝”文化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

在信息的海洋中为您导航陪您去周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