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动联合 长三角“小伙伴”携手打造“国际范”
2018-01-15 09:34:03  |  来源:新华日报  |  编辑:李胜兰

  原标题:三省一市主要领导苏州座谈传递重要信息 ——

  长三角“小伙伴”, 携手打造“国际范”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万亿GDP城市最集中的城市群,如何跻身世界级城市群“俱乐部”?12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苏州召开,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党政主要领导按照“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总要求,就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深化区域合作机制等议题进行深入讨论。会议传递出的重要信息,值得关注。

  互动联合,顺应时代需要

  区域合作发展是当今世界一大趋势,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长三角三省一市主要领导这次聚首苏州,按照中央要求,以“推动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为目标,讨论的范围包括创新网络建设、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重要议题。

  “新时代下,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需要一批最有特点、最有实力、最有创新力国际性的城市引领。”江苏区域现代化研究院院长章寿荣密切关注着这次会议,在他看来,长三角地区的互动联合,是时代需要。

  “这次苏州会议亮点纷呈,让人耳目一新。”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认为,会议鲜明提出“携手打造世界级城市群”这个宏大目标,明确了区域一体化的路径、措施,内容非常实在。同时,将“创新引领”放在核心位置,扣准中央“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的部署。

  其实,历次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尽管侧重点不同, “融入国家战略”“加快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协同创新”“优化区域布局”等都是会上出现的高频词。这些议题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加快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推动长三角地区在国家战略引领下创造新优势、取得新发展、实现新跨越,继续在创新引领、转型升级、绿色发展、改革开放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内聚外合,重塑发展版图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无疑是一次经济地理版图的重塑。

  由于历史积淀和发展进程不同,三省一市各具特色:上海科技教育发达、科技创新能力强,江苏实体经济基础好、制造业发达,浙江市场活力强、商业模式创新走在前列,安徽新技术方面则有蓄势待发之势。

  如何实现区域融通?“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个体间内在关系应该是有一定特色基础上的分工,又要能优势互补。”章寿荣说,这次苏州会议提出“内聚外合”的理念,各省从内部聚合出发,发展本省经济,同时紧密合作,打破区域限制,实现要素流动。

  密织的交通网加快长三角同城化进程,扩大了长三角地区的“生活圈”,也为密切区域经济合作提供可能。江苏从拥有第一条跨省高铁线路沪宁城际起,到如今宁杭、宁启、宁安等多条线网纵横交错,盐城、扬州、南通等地纷纷加快融入上海“1小时都市圈”。

  长三角科教人才资源丰富,“创新引领”自然是关键词。区域内,拥有上海张江、合肥两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具备将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强劲实力,浙江“互联网+”新业态厚积薄发。下一步,长三角将谋求率先构建我国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加快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合力推进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持续推进科技联合攻关和资源开放共享,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在长三角协调发展进程中,江苏优势明显,大有作为。”成长春说,我省9市纳入长三角,三省中数量居首;长江岸线资源丰富,生态建设条件好,经济健康程度高。加之,“1+3”重点功能区区域发展蓝图呼应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扬子江城市群建设稳步推进,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先行先试,为区域融合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持。

  与上海灯火相邀的南通就是一个缩影。南通着力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50%的企业与上海有合作,60%的货物通过上海口岸进出,70%的农副产品供应上海,每年引进上海或通过上海引进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约60个,实际投资额200亿元以上。

  协调均衡,打造世界级城市群

  苏州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这是对2016年杭州会议“共建世界级城市群”主题的深化。长三角城市群这个中国最大的城市群,正向着“世界级”的目标健步迈进。

  总结世界主要城市群建设经验可以发现,有效整合创新资源与市场,构建统一的区域治理机制,方能不断增加发展活力与后劲。

  纽约都市圈是世界最大的城市群,合理的地域分工格局和产业链,是这一都市圈发展壮大的基础和保障。都市圈内,纽约是金融、贸易功能独占鳌头,费城重化工业比较发达,波士顿的微电子工业比较突出,而巴尔的摩有色金属和冶炼工业地位十分重要,华盛顿则保持首都功能所赋予的浓重政治中心色彩。

  东京都市圈是世界公认的同城化建设较好的城市群,统一的区域治理机制不可或缺。东京作为中枢管理城,对整个城市群的政治、经济活动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其它不同类型的城市,一定程度上减轻工业过度集中带来的问题。

  成长春认为,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并非上海一枝独秀,要把协调与均衡放在重要位置,区域内提升3个省会城市副中心的国际化水平和城市首位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协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体相当。

  城市群的建设,不仅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是集群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去年12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四省一市签署备忘录,将在开展商业创新联合研究、推动商业设施投资合作、推动农产品市场一体化等9方面深化务实合作。此外,借鉴上海自贸区改革经验,不少地方已实现报关企业异地互认。这次苏州会议又提出,促进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区域一体化市场。

  千百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文明不绝,人文经贸往来不断。新时代下,三省一市各展所长,携手强化创新驱动,大力提升城市群能级,健全合作新机制,将构建更加紧密的联系,第六大世界级城市群的身影跃然眼前,它的未来可期。

  新华日报记者 倪方方 任松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