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鸟瞰拉鲁湿地(11月23日摄)。位于拉萨城边的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600多米,总面积近13平方公里,在涵养水源、补充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等方面起到重要调节作用,被誉为“拉萨之肺”。在保护区常年栖息的鸟类有20余种,5000多只,入冬以来,这里候鸟增多,斑头雁、赤麻鸭、野鸭等数十种候鸟在此过冬。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11月23日,斑头雁在拉鲁湿地上空飞翔。位于拉萨城边的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600多米,总面积近13平方公里,在涵养水源、补充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等方面起到重要调节作用,被誉为“拉萨之肺”。在保护区常年栖息的鸟类有20余种,5000多只,入冬以来,这里候鸟增多,斑头雁、赤麻鸭、野鸭等数十种候鸟在此过冬。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11月23日,水鸟在拉鲁湿地内觅食。位于拉萨城边的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600多米,总面积近13平方公里,在涵养水源、补充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等方面起到重要调节作用,被誉为“拉萨之肺”。在保护区常年栖息的鸟类有20余种,5000多只,入冬以来,这里候鸟增多,斑头雁、赤麻鸭、野鸭等数十种候鸟在此过冬。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拉鲁湿地内的芦苇荡(11月23日摄)。位于拉萨城边的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600多米,总面积近13平方公里,在涵养水源、补充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等方面起到重要调节作用,被誉为“拉萨之肺”。在保护区常年栖息的鸟类有20余种,5000多只,入冬以来,这里候鸟增多,斑头雁、赤麻鸭、野鸭等数十种候鸟在此过冬。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拉鲁湿地滋养的柳树(11月23日摄)。位于拉萨城边的拉鲁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600多米,总面积近13平方公里,在涵养水源、补充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等方面起到重要调节作用,被誉为“拉萨之肺”。在保护区常年栖息的鸟类有20余种,5000多只,入冬以来,这里候鸟增多,斑头雁、赤麻鸭、野鸭等数十种候鸟在此过冬。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