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幻之都”成都 孕育人才打造完整产业链
2017-11-13 09:49:59  |  来源:成都日报  |  编辑:李胜兰

  原标题:第六届未来科幻大师奖成都颁奖

  科幻之都 成都底气十足 孕育人才 打造完整产业链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成都

  第六届未来科幻大师奖颁奖典礼,嘉宾与获奖者合影留念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成都1

  一等奖获得者石黑曜

  昨日下午,第六届未来科幻大师奖颁奖典礼在蓉举行,美国著名科幻杂志《克拉克世界》杂志主编及出版人尼尔·克拉克、加拿大“科幻教父”罗伯特·索耶与韩松、何夕、王晋康、夏笳、宝树、张冉、阿缺、灰狐、卢恒宇和李姝洁、张小北、陈思羽、西夏、张译文、刘成树等中外科幻作家及产业人士,现场见证了“未来科幻大师”的诞生。

  27岁的石黑曜以作品《朝圣》获得一等奖,他和许多获奖者一样,都与成都有不解之缘,受到这座“科幻之都”的各种影响,走上科幻文学创作道路。诞生在成都的未来科幻大师奖不仅发掘培育人才,优秀的作品更助力国产科幻影视产业化,为成都加快创意产业发展注入科幻动能。

  同时,在2017中国科幻大会和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期间,众多科幻大咖齐聚成都,建言“科幻之都”。

  提携新秀

  “科幻之都”孕育人才

  成都一直拥有着强大且持续的科幻文化氛围,享有“科幻之都”的称号。国内科幻成名类最高奖项的“华语科幻星云奖”和“银河奖”,以及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科幻新秀奖“未来科幻大师奖”,均起源于成都这座城市。“未来科幻大师奖”创办于2012年,是国内历史最长、最专业权威的原创类中短篇科幻奖项,旨在团结全国各类科幻群体,发现和培养更多科幻文学作家,促进科幻文学行业不断发展。经过4年的发展,“未来科幻大师奖”累计投稿量近千篇,同时涌现出阿缺、灰狐、胡绍晏、念语等一批活跃在科幻文学创作一线的科幻作家,其中历届征文比赛中的部分获奖作品也正在影视转化的制作过程中,阿缺更是成为了本届大奖的评委。在今年的第六届未来科幻大师奖征文中,共征得稿件320篇,涌现了大量优秀作品和潜力新人。昨日现场颁发了第六届未来科幻大师奖的文学类奖项一二三等奖及最具改编潜力奖。

  本届未来科幻大师奖组织了最强大的评委阵容。本次奖项共分为文学类和美术类两部分。文学类奖项由刘慈欣、韩松、姚海军、何夕、张冉、宝树、夏笳、陈楸帆、阿缺、灰狐等著名科幻作家或出版人担任,最具潜力改编奖由张小北、张译文、卢恒宇和李姝洁、陈思羽、西夏等专业科幻导演或制作人担任。美术类奖项则由北京盛悦国际CEO王乃鹏、游族网络美术中心艺术指导杨溢、北京天文馆画家喻京川、职业科幻画师鲨鱼丹等担任。强大的评委会团队代表了现今中国科幻最核心的力量和最高标准。本届评委会代表、著名科幻作家韩松说,本次入围作品令评委十分振奋,“这些作品反映了科幻的特质,那就是年轻、探索、充满朝气。我们在评选过程中感觉这一批新的人才比我们当年起点更高,给我们带来惊喜。我们也希望每一位参与者能够继续努力,未来成为真正的科幻大师。”

  贴近市场

  优秀文学作品促进科幻影视产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三体》的火爆和IP交易的井喷式发展,国内科幻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成都在这波科幻产业发展浪潮中独领风骚。除拥有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科幻杂志《科幻世界》外,仅2016年一年,成都迎来了全国第一家科幻文化空间赛凡科幻空间,也举办了国内首个国际科幻电影周,同时还有翌星文化传媒等数家专职于科幻文化创造和传播的新公司。这种现象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罕见的。

  而科幻文学是科幻的重要表现形式,在现阶段也是其他诸如科幻电影、科幻游戏等其他表现形式的基础,集中表现在科幻小说IP交易的井喷式发展,国产电影也掀起了一个科幻题材热潮,众多科幻大片都在拍摄和筹备之中。这也令长中短篇科幻小说版权交易市场洛阳纸贵。不同的版权需求方开始从同质竞争逐渐转向专攻某一特定领域、类型和风格。本届大奖也设立了“最具改编潜力奖”,意在让优秀的科幻文学作品助推影视产业发展。评委张小北坦言,该奖项的评选有三大标准:创意独特、有完整的世界观,有一个印象深刻、丰富的人物形象。科幻题材影视化过程也是让科幻从小众走向大众的过程。最终,雷小虎以《F计划》获奖,而他本人也是一位编剧。他笑言:“能够得奖我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然我这个编剧也太丢脸了。作品的创作过程是孤独的,这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你有强大的内心,耐得住寂寞,面对经济的压力和亲朋好友的不解,我也与各位创作者以‘孤独的小说家’自勉。”

  斩获大奖

  “未来科幻大师”与成都有不解之缘

  1998年,成都出版的《科幻世界》杂志上赵海宏一篇名为《异手》的小说令青岛一名少年如痴如醉,从此迷上了科幻。十年前,少年以“狂热粉丝”身份来成都参加科幻大会“朝圣”,而昨日这位少年登上领奖台,成为了“未来科幻大师”一等奖获得者。

  27岁的石黑曜坦言自己的人生与成都有不解之缘——此次获奖作品《朝圣》正是今年6月看了成都籍张扬的电影《冈仁波齐》,从中获得启发,创作了这篇反思消费主义的作品。而早在2007年,还是高中生的他第一次离家开启了一段“朝圣”之旅——以科幻爱好者身份到成都参加科幻大会。“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没有家人陪伴的旅行,当时也是向父母承诺考试一定考多少名,才让我来了成都。”此次再次来到成都,他还专门带来了十年前自己参加成都科幻大会购买的纪念衫。

  因为《科幻世界》迷上了科幻,石黑曜大学本科虽然学的是地质学,但他开始了科幻小说、剧本的创作,为了科幻文学不顾家人反对放弃工作,考入北师大研究所继续文学方面的专业学习。石黑曜坦言,目前自己想尝试各种风格的创作,准备成为一名职业科幻作家。“科幻之都”成都以独特的魅力辐射全国,激励着一代代年轻人追逐梦想。

  本报记者 卫昕 宋妍妍 李霞 李雪艳 摄影 胡大田 吕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