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新故事:运河人家
2017-10-24 16:36:21  |  来源:北京日报  |  编辑:李玥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通州区张家湾镇皇木厂村,村民李树德刚过了80岁生日,绝对称得上是村里“一宝”。他的肚子里,装着百年间的大运河故事。

  最近5年,随着中国大运河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通州最古老城池——路县重现,并被保护纳入城市副中心建设整体规划,运河水越来越清,两岸平添绿意,李树德讲起运河故事,越来越起劲儿。

  “我就是个业余爱好者。”村里,一座仿古石桥上,李树德单手推着车,跟记者摆手,“可不是什么李老师,我家几辈儿都住运河畔,说的都是咱家的故事。”

  初秋,天高云淡。桥畔,竹廊蜿蜒。桥下,水光潋滟。这是清嘉庆以前的大运河古道遗址。水畔,竖着一块石碑,上书“舳舻千里”。

  “你想象一下,600多年前,这是多壮阔的景象。”李树德闭着眼睛,仿佛面前“舟楫之胜可敌长城之雄”。

  “北京城是漂来的”这句老话儿,也是从那会儿流传起来的。明永乐四年,朱棣下诏以南京皇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一条大运河随之繁忙起来。

  “我家就是明初搬到大运河边儿的,一辈儿接一辈儿,再也舍不得离开。”李树德随身常带着的一张手绘图,纸边泛黄发毛,显然经常拿出来给人展示。画面上,简单几笔勾勒出张家湾、皇木厂村和大运河的关系,“张家湾,水面深阔,两岸土质坚硬,在我家搬来一百年前就已经是大运河上有名的良港。”

  南来北往的船只选择到此地停泊,各式各样的奇珍异宝,从南方一路沿运河而上,到这里下船。其中就包括构建北京城的木材,楠木、檀木、鸡翅木、黄花梨,积得多了,朝廷便在张家湾码头附近建设了一座大型木厂,故得名“皇木厂”。

  史料记载,管理皇木厂的官吏在木厂周围种植槐树。“现在还能看到一株古槐呢!”李树德带着记者绕村子,处处古风。走到600多岁的古槐树下,微风习习,枝繁叶茂。

  数百年变迁,大运河虽已改道,因运河而聚的小村换了模样,运河风韵愈浓。20年前,全村就建起了数百栋小别墅,村民都住上了楼房。楼间,绿意盎然,竹阁亭榭,水波流转,漕运巨石、漕运石权、大运河古河道遗址……大运河的痕迹成了点缀其间的明珠。路边摆放的几块半人高的巨石,每块都有一段运河故事。1998年,京沈(现京哈)高速路垫路基,在村子附近取土时,找到一些巨石,一侧有开发板材所凿的密集钎眼。“经过我的考察,这些石块不透水,跟十三陵等皇陵所用的石材基本一样。它出土的位置就在古运河的西岸,估计就是《日下旧闻考》记载的张家湾花板石厂。”

  一条大运河,润泽了两岸的经济和文化,成为通州人的魂儿。运河畔,李树德们一辈又一辈,不图名利,守护着家乡的故事,探寻着、传承着大运河的文脉。

  如今,一座城市副中心正在运河边加紧兴建,通州、张家湾、漷县三座古城,将建成运河历史文化展览馆、瓮城博物馆等一批历史文化展览场所,大运河文化带正在成为北京标志性的文化品牌。

  千年运河,与古都共融,水光秋月正相和。

  文/本报记者 刘冕  摄/京报集团记者 潘之望

北京新故事:运河人家

  千年运河,与古都共融,水光秋月正相和。运河畔,李树德们一辈又一辈,守护着家乡的故事,探寻、传承着大运河的文脉。

北京新故事:运河人家

通州的一桥一路,都曾留下李树德的脚印。

北京新故事:运河人家

李树德随身常带着的一张运河手绘图,纸边泛黄发毛,这是他和别人探讨交流运河文化的重要工具。

北京新故事:运河人家

六万字的手稿,李树德老人用纸笔记录着百年间大运河的故事。

北京新故事:运河人家

皇木厂村建起一座5层高的塔楼,专门存放出土的历史文物,向后人诠释运河的昔日辉煌和丰厚的文化。

北京新故事:运河人家

46块漕运巨石中,最大的一块被立起来做成了石碑,摆放在村口位置。李树德和大运河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

北京新故事:运河人家

  当年管理木厂的官吏在木厂四周栽植了许多槐树,现今仅剩一棵。李树德老人从小就在树下嬉戏,这株600多岁的大槐树历经多年风雨,仍然枝繁叶茂,焕发着勃勃生机。